实验对象:苏离(女,6岁)
干预手段:制造母亲“意外身亡”假象,观察其社交退缩程度及依恋模式变化
结果记录:目标表现出强烈创伤反应,持续三年拒绝与陌生人交流,符合“孤岛型人格”早期特征
原来,母亲的“车祸”,也是他们策划的一部分。
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从小就害怕亲密关系,为什么结婚后总在逃避丈夫的拥抱,为什么离婚时所有人都说她“冷血无情”。
因为她早就被训练成一个不会爱的人。
而现在,她学会了反抗,也重新学会了爱??对儿子,对战友,对每一个曾被伤害的灵魂。
她打开电脑,再次进入写作界面,在《活着的名字》章节末尾新增一段:
>“他们试图斩断我们与世界的联系,让我们相信孤独是宿命。可当我们彼此相认,当一句‘我也经历过’成为桥梁,那堵墙就开始崩塌。
>
>我不是完美的受害者,我不是英勇的斗士,我只是个不肯闭嘴的女人。
>
>而这个世界,最怕的就是不肯闭嘴的女人。”
窗外,天光渐亮。
远处警笛声此起彼伏,新闻直播画面滚动播出:“多名官员涉嫌参与非法精神控制项目,国务院成立跨部委联合调查组……”
风暴正在扩大。
而苏离知道,真正的决战还未开始。
因为她收到了第四条消息。
来自未知坐标的一张图片:一座建在山腹中的建筑,门口刻着四个字??**心灵归巢**。
下面附言:
“你母亲真正的最后一句话,是在这里说的。
你想知道吗?”
她盯着那行字,良久未动。
然后,她站起身,收拾装备,将枪支藏进外套夹层,把加密硬盘贴身携带。
“我要去一趟西南。”她对小星说。
“太危险了!那地方肯定有埋伏!”
“我知道。”她抚摸儿子的脸,“但如果我不去,有些真相,永远都不会见光。”
小星咬着嘴唇,忽然递给她一张纸条:“那你把这个带上。”
上面写着一行代码:**LN-7XZ9Q2R**。
“这是我编的‘记忆锚点程序’,只要你靠近母亲待过的地方,它就会自动激活附近所有残留的声波传感器,还原当时的环境音。哪怕只有一秒钟的回响……也能听见她说的话。”
苏离紧紧抱住他。
“等我回来。”
清晨六点十七分,一辆不起眼的灰色轿车驶出城区,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上。
风雪再度降临。
而在千里之外的“心灵归巢”深处,一盏红灯悄然亮起,提示系统检测到高权限生物信号接近。
警报尚未响起。
但齿轮,已经开始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