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是齐云亲手杀过人,进过鬼域,此刻也觉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窜起。
他转向一旁屏息的老仵作:“深秋寒夜,尸身怎会腐败得如此迅猛?
常理一日不过僵硬,尸斑初现,断无此等景象!”
老仵作声音发颤:“回道长话,邪门就邪门在此!
此案所有死者皆如此!
据小的粗浅观察,一日尸斑密布如网,腹部膨隆,口鼻流出血水;第二日,皮肉便见溃烂流脓了!快得邪乎!”
一旁的陈刚则关心的询问道:“道长,这是否有可能是瘟疫?”
齐云默然。
玄清所授医理在脑中飞转:人身乃小天地,精气神为三宝,蕴藏于五脏五行。
精亏则形败,气散则神萎。
人死后,神和气是当时就绝了,但精是缓慢发散的。
此尸腐败如此之速,形骸朽坏若朽木空壳,显是体内精元气血被掠夺一空!
绝非瘟疫所致,瘟疫伤人气、损人形,必有邪毒内侵之症候,腐败亦循常理,岂会独留一张吸尽精元的“桃花面”?
“非是瘟疫。”齐云声音沉冷,“乃邪祟鬼物,吸尽死者一身精气神髓,这才使得皮囊如此快速的腐败。
那‘桃花笑面’,怕正是精元被吸食殆尽时的残留幻象,或是邪物留下的印记。”
陈刚闻言,紧绷的脸色竟肉眼可见地松弛了几分,长长吁出一口气,如释重负:“不是瘟疫就好!不是瘟疫就好!”
他随即意识到失态,忙正色道:“道长见谅,非是陈某惧死。
实乃瘟疫一起,荼毒千里,尸横遍野,绝非人力可轻易遏制。
这鬼物害人,虽也惊悚,终究…终究有迹可循,可防可治。”
他眼中流露的是上位者,对失控大疫发自骨髓的恐惧,远胜于对单一邪祟的忌惮。
齐云将陈刚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心中了然。
看来对方本次请自己来,根本就不是为了抓鬼,而是来确定是否是某种瘟疫。
至于除魔?
那是“有道之士”的本分,他这九江总捕头,只需提供便利即可。
“齐道长,”陈刚语气恢复了干练,“下一步您看如何行事?陈某全力配合!”
齐云心中苦笑,自己这点微末道行,寻踪觅迹实非所长。
但想起玄清月下吟啸的“匣中龙吟即归期”,想起那“护佑苍生,荡涤妖氛”的脊梁,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压上心头。
“陈捕头,”齐云目光沉静,“小道学艺不精,追踪邪祟恐力有不逮。
然既知杨柳屯乃祸源初起之地,且有三名捕快兄弟失踪彼处,无论如何,也当再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