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纯粹的西方风格不同,这里的变装因地制宜,多了些中式的混搭。
除了戴着尖顶巫师帽、吸血鬼獠牙或是各种稀奇古怪的面具装束,还能看到穿着清朝官服、脑门贴着黄色符纸的“僵尸”蹦蹦跳跳;
有姑娘穿着白色襦裙,长发披在面前,脚下踩着平衡轮,好似飘着;
还有把脸涂成青面獠牙的,扮做道士的……文化的元素在这里碰撞、交融,尽显活力四射的氛围。
孩子们的尖叫嬉闹、大人的谈笑声、以及布置道具时不时爆发的恐怖音效,诸如某种嘎嘎怪笑,汇成一片喧闹声浪,逐渐涌向住宅区。
路线上的住户们显然也下了功夫,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成了一个小小的舞台。
有的在门口摆了几个会发绿光,会怪叫的电动骷髅,只是效果略显滑稽;
有的则布置了烟雾机和闪烁的彩灯,把自家房门营造成迷幻的鬼屋入口;
还有的干脆由主人扮成恐怖角色,手里拿着糖果篮,对着路过的队伍张牙舞爪地吓唬人,引来阵阵哄笑和配合的尖叫。
孩子们是这场狂欢的核心。
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装扮,小手里紧紧攥着糖果袋,像一群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在大人保护的安全区域内穿梭奔跑。
他们的目标明确,由父母或稍大的孩子带领着,走到精心布置的门户前,奶声奶气或故作凶狠地喊出那句经典台词——
“不给糖就捣蛋!”
然后期待地等着主人打开门,将五彩缤纷的糖果倒入他们的糖果袋子。
可当这欢乐而嘈杂的潮水,终于涌到裴雪樵别墅所在的转角时,气氛陡然一变。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片被精怪们“精心”装扮过的前庭。
昏暗中,只见歪斜的枯竹上,一颗惨绿色的鬼火(玉京子的夜明珠)幽幽闪烁,竹枝上挂着破烂的暗红血幡(翠鸟挂的流苏)。
几座新翻的土“坟包”(山君的杰作)冒着丝丝缕缕阴冷的灰雾(山君的灵力)。
一座由枯枝藤蔓胡乱捆扎成的骷髅架(老龟搭建),空洞的眼眶里嵌着惨白的眼珠(蚌女的珍珠)。
青石板小径上,印着一串串湿漉漉,仿佛新鲜出土的泥泞血脚印(青蛙兄弟的杰作)。
角落里,堆积的枯叶似乎还在无风自动(山兔堆的落叶怪,被风吹的)。
树影在幽光下摇曳,勾勒出一只巨鹿轮廓,头角峥嵘崎岖,如同腐烂的骨架。
最要命的是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若有若无的阴森气息——精怪们残留的灵力波动,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本能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压迫感。
这种来自原始的、混乱的、有着泥土和枯枝腐烂的味道,是直击心底的冲击。
“妈……妈妈……”一个穿着小公主裙、脸上画着可爱猫咪妆的小女孩,死死攥着妈妈的手,小脸煞白,声音带着哭腔,小身体开始发抖。
“哇——!”另一个戴着奥特曼面具的小男孩直接吓哭了,扑进爸爸怀里,把头埋得死死的。
连一些成年人,看着那片幽冷的磷光,也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人群在别墅院门前踟蹰不前,原本欢乐的气氛被一种尴尬和隐隐的恐惧取代。
“这…这也太吓人了吧?”
“谁家布置得这么邪性?跟真的闹鬼似的…”
“算了算了,这家糖不要了,孩子都吓哭了。”
“走走走,下一家下一家!”
就在人群开始骚动,准备绕开这栋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别墅时,那扇紧闭的木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
暖黄的灯光从门内流淌出来,驱散了门前浓重的阴影,一个身影出现在光晕里。
瑾玉缓缓踱步出来,脸上没有夸张的妆容,没有恐怖的装扮,只有一张在灯光下温润如玉、眉眼弯弯的干净脸庞。
在她身后半步,站着一个颀长身影,头顶扣着一顶圆滚滚的橙色南瓜头套,完全遮住了面容,只露出线条优美的下颌——正是裴雪樵。
他不想露面平添关注。
“大家晚上好呀。”
瑾玉的声音清亮柔和,安抚着空气中那根紧绷的弦,“万圣节快乐,想要糖果吗?很简单,鼓起勇气,走过这片小小的‘试炼之地’,到我面前来即可。”
她指着门前的恐怖布置,语气轻松得像在介绍一个有趣的游戏,“放心,它们只是看着唬人,不会真的伤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