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7月25日,于西西里。
可想而知,当这份措辞礼貌但傲慢至极的声明被呈上意大利国王的办公桌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有多么震怒了。第二天,“卡塞塔公爵”原住址就收到了国王拍来的电报,要求他对此事做出解释。
但那里当然早已人去楼空。
国王不得不再次拍电报致彭格列家族,向他询问埃利奥的下落。彭格列一世表示,“他已前往水草丰美之地,侍奉至高无上权威。”
国王大怒,要求他必须找回埃利奥,无论是死是活。在那之前,彭格列要替卡塞塔公爵保管他的勋章和爵位。毕竟,怎么能有人拒绝君王的赏赐呢!
彭格列一世回复,“遵命。”
1878年,埃马努埃莱二世逝世。二战期间,萨伏伊王朝与独裁政权同归于尽。
只有彭格列长存——
作者有话说:奥利奥:要是他问起来你就说我死了吧
乔托(冷汗):哪有那么造谣的啊!
还是乔托:嗯嗯他死了嗯嗯遵命(obbedisco)
(以及那句“水草丰美”是《是大臣》圣诞特辑的梗。)
第142章
“所以,‘埃利奥史密斯’?”乔托开玩笑,“你选择去当一个铁匠?”
埃利奥也笑了。他伸出手腕,展示袖剑,“可别小瞧了铁匠!是他们决定了我们的性命。”
“还有金属雕刻师!”科扎特补充。
时值1866年的夏天。科扎特还没出海,埃利奥也没离开意大利,尽管他们都已经讲定了要这么做,但毕竟还有一段漫长的后续处理和准备工作。西蒙家族拟定将内陆生意交给彭格列代管,后者也派出人手入驻意大利北部;至于他们是怎么商量和分润利益的,埃利奥就没在意了。
不像有实体规模,掌管实际土地的黑手党家族,刺客兄弟会灵活得多。从数百年前开始,他们就深深地扎根在人民之中,埃利奥只不过让他们回到了过去的那种状态,继续低调地经营旅馆、酒吧等人来人往的生意。
就像多年前乔托和他谈起的那样——尽管乔托的本意是让他别把自己当工具用——但从整个社会,甚至于整个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刺客要扮演的角色仍然是一把锋利的刀。
一把撕开迷雾,指向明天的刀。
而当迷雾散尽,明天到来……当意大利终于摆脱头顶的乌云,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继续走上世界舞台的时候,这把刀也该功成身退,束之高阁了。
无论意大利的君主曾经许给这把刀什么样的诺言。
那毕竟是君主啊!
埃利奥自认为对这片土地的爱实在没有乔托和加里波第那么深沉,干脆利落地选择了退隐。说到底,刺客本来就不应该活跃在光线之下。交还勋章爵位的时候,他本来以为自己对这种贵族头衔多少会有些留恋,结果发现自己只是松了一口气。
刺客们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埃利奥曾经将天使报喜勋章挂在刺客据点里,告诉他们这是所有刺客的荣誉;在他决定交还这份荣誉的时候,埃利奥还觉得挺不好意思的,但刺客们根本不在乎这件事,他们只在乎一点,“您离去之后,我们将追随谁呢?”
“我们曾经聚在同一面旗帜下,它象征着同一个理想,同一个理念。”埃利奥回答,“我认为正是对战争和侵略的反抗让我们聚到一起,正是对和平的渴望让我们聚到一起;而等到和平的今天到来的时候,刺客也应该认为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在炮火连天的时候,我带领你们作战,这是义不容辞的。但到了和平的时候,你们还需要什么领导呢?你们还需要追随什么呢?艾吉奥奥迪托雷导师曾经说过,‘自己选择前进的道路吧!不要追随我,也不要追随任何人’,今天,我也将同样的话告诉你们。”
他不再是他们的导师了。但埃利奥并没有立即离开他们,那样和抛弃又有什么区别呢!正相反,埃利奥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刺客们待在一起,讨论刺客的信条、理念和未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他曾透露,是追随智慧。
路易吉奋笔疾书,把那些夜晚和白天的讨论记录了下来,装订成册。
在扉页上,刺客这么写着: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应行的路我已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守住了。从此以后,自有公义的冠冕为我留存。”
历史记载,到这里圆满结束。
然而,他们的故事还没有。
还是1866年的那个夏天,还是那个美丽、旺盛、生机勃勃的意大利。
在刚刚结束的那场战斗中,乔托曾夜间被神秘人拜访,赠送了一批奇怪的宝石戒指。正是这神奇的宝石戒指帮助他在战场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战斗力,尽管乔托当时没来得及追问,也没来得及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神奇力量;战争一结束,他就想起来研究这个了。
“你们也有类似的戒指吧?”乔托终于反应过来这一点,纳闷地问。
战场上大肆操纵重力、制造黑洞、如同天神降临的科扎特抓了抓头发,“哈哈,是啊!”
战场上搞得电闪雷鸣、遍地死伤、如同天神降临的埃利奥挠了挠脸颊,“哈哈,是啊!”
乔托也是咬牙切齿地哈哈一笑。然后他就飞速出手,一左一右地勾住了他俩的脖子,“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