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1426章(第1页)

第1426章(第1页)

他们既不会做饭,住的宿舍也没开火的条件。

本来想要来南门菜市场附近看看有啥可吃的,可是一群人转了一圈,实在是没什么胃口。

“就饼子、馒头。猪肉包子早上就卖完了。有油水的煎饼也卖完了。就剩下死面饼子和杂粮馒头了。”有一人哀叹道:“难不成我们这四天就要靠杂粮馒头兑咸菜了。”

又有一人道:“卤肉店也买不着东西了,只能去搞些咸菜疙瘩了。”

还有一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道:“要不然咱们去国营饭店搓一顿?去东来顺吃顿涮肉怎么样?”

“小许,你这工资刚涨个七八块,就想要去潇洒了?东来顺涮肉一盘要一块钱,就那么些。你不吃个三五盘都不顶饱的。你连吃四天,把一个月的工资都造了啊?”刚刚那个说要买馒头的青年不悦的说道:“日子真不过了?不给老家父母寄钱了?”

“要不然咱们还是去吃炒饼吧。路口的国营人民二食堂的便宜。”被怼了之后,眼镜青年到是不恼,因为想一想。这一个月就把钱都吃了,也太败家子了。

“人民二食堂的炒饼难吃死了。舍不得放油放酱。就一点盐味,一盘还收三毛五分钱。还不如吃馒头咸菜呢。”

就在众人争论该吃啥经济又实惠的时候,有个青年跑了进来道:“同志们,我刚刚发现在菜市场门口来了个新摊子。两口铁锅咕嘟咕嘟冒泡,可香了。挂着东京风味和重庆风味的牌子呢。”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群年轻人走到了刚刚支起摊子的李青面前。眼镜男打量着招牌上的字。

“师傅,怎么就东京风味,怎么就重庆风味了?”眼镜男看的稀奇。

不光是他,那些同伴也看的稀奇。因为真的没有见过啊。

李青这刚开摊,还没生意呢。食材串串还在锅子里咕嘟着。他看到这些年轻人后,立马想到了张福给他交代的话语。

他说道:“这东京风味是日本口味来的关东煮。用木鱼花和海带弄得汤底,吃的一个鲜味。这重庆风味的是麻辣烫。用花椒、辣椒、生姜、大蒜、洋葱几十种香辛料混合在一起,再用油熬出来的。”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这都是没见过的玩意儿。

这年头大家一般都是吃家里或者是食堂。受限于技术传播和物料传播,很多人这一辈子就吃过那么几种东西。很多厨师一辈子也就只会一个地方的菜。

就像是这些年轻人所在的单位,他们食堂的厨子就只会北京河北一带的烹饪技法,而且还不老熟练的。算不上大厨,只能说做饭不难吃。

这种新奇的玩意儿自然是吸引了这些年轻人的注意。

“同志,怎么卖的?”

“全部都是四分钱一串。有海带、萝卜、豆腐、豆皮、花菜、千页豆腐等等。”

“到是不贵。”

年轻人合计了一下,那关东煮不提。这麻辣烫表面飘着一层红油,看着就油水足。四分钱一串不贵。毕竟人民二食堂没油没酱的炒饼也卖三毛五一份呢。

“哥几个,要不然咱们今天吃点新奇的玩意儿?”有人提议。

当即就有人让李青捞串串吃了。年轻人都是选择麻辣烫,因为麻辣烫看着有油水,这四分钱感觉花的值。

吃进肚子里,这些年轻人也被麻辣烫的热辣给呛的咳嗽。但是这种刺激是他们没吃过的。

吃了就停不下来。

一直到吃的实在是太辣了,整个人斯哈的不行了,才要了几个关东煮不辣的串串来压一下。

还有人去菜市场旁边买了几个高粱馒头,年轻人把高粱馒头当主食。再把串串当菜,一口串一口馒头。

两个馒头七八个串,年轻人们也吃了个肚皮滚圆。关键是这样的消费也不贵。加起来也不到四毛钱。比吃炒饼合算多了。毕竟这是有菜又有主食,比光吃主食舒服多了。

这一帮年轻人围在这吃串串,自然也会吸引着其他客人前来。

没多大一会儿,李青的摊子前面已经围满了人。

有和这些年轻人一样,单位放假休息,没食堂吃所以出来觅食的年轻人。

也有带着孩子出来买菜的父母,给孩子买两串尝尝新奇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