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包子的老板给张祥拿了俩包子包好,他还乐呵呵的道:“张师傅,什么船到桥头车到站啊。你的技术我们附近谁不知道啊。你以后肯定能返聘的。”
“借你吉言了。”张祥付了钱,有些敷衍的说道。
这上班的路在最近十几年变化很大。因为有很多从前的矮房子都被拆掉,建成了更高一些的楼房。这些四五层的楼房看着比从前的平房气派多了。
街面上的饮食也是丰富多了。能愿意花钱吃早餐的人也多了。张祥没由来的想着这些乱糟糟的事情。
唯独没有想着以后返聘的事情。
他边走边吃着包子摇头道:“真以为炼钢是包包子吗?”
今天张祥穿的很正式,比很多厂领导都向厂领导。因为今天不仅仅是张祥退休,连带着张祥那个一起工作了十五年的高炉也要退休了。
今天是张祥的退休日,也是高炉的退休日。厂领导索性搞一个仪式。因为张祥的那个高炉是首都钢铁厂的功臣。
张祥作为组长,带领团队曾经进行了几次细节工艺和工作流程上的改进。将高炉年产量从十八万吨,突破到了年产量二十万吨。
那也已经是极限了。
张祥走进工厂,相熟的工人们都和张祥打着招呼。
厂里的领导也刚好看到张祥,副厂长老雷招呼这张祥:“老张,你来了刚好刚好。过来,我还说找你呢。怕你晚了。”
张祥尽可能让自己平静一点道:“今天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可能晚到呢。怎么拆除工作就要开始了?”
“嗨,你没来怎么会开始呢。新的炼钢车间要好了。新的炼钢炉设备也要到了。市里的领导要来。厂长说了,你也一起去吧。你为厂里工作了一辈子,现在临退休了,怕你放心不下。带你参观一下先的炼钢车间和新的设备。”
老雷上下打量了一下张祥,然后哈哈笑道:“今天你穿的这身挺好,像个领导。今天还有大合影呢,工业部的大领导都要来。走走走。”
张祥被老雷拽着走了,说实话张祥对于什么领导来参观并不感兴趣。虽然说又是北京市的大领导,又是工业部的大领导。但是在张祥眼里都没什么。
他的心思只放在了新的炼钢车间上。
一个全新的巨大车间耸立在大地之上,比自己那条产线上更大的炼钢高炉矗立在那,令人望而生畏。
当负责讲解的技术员将其技术参数一说出来的时候,张祥都有些失神。
“这是我们今年刚刚确定投产的大型低吹法炼钢炉。比传统顶吹法进氧量更大更好控制。前两年已经在鞍钢实现了年产十五万吨级的实验。目前包括鞍钢、首钢、武钢、宝钢在内的多家钢铁企业已经要开始大规模推广这种炼钢炉。目前我们这种底吹式炼钢炉最大年产量可以突破至一百万吨。而接下来两年将会进一步突破,年产量达到三百万吨的高炉也触手可及了。”
张祥远远的望着那个高炉,眼神崇敬的如同看向信仰。
第二百七十三章生产将继续
对于张祥来说,这年产近百万吨的高炉就像是世间最美的绝色女子一样。虽然说在外人看来,高炉这东西傻大黑粗的。
但是在张祥的眼中却是能到绝色美女的姿态。那高耸的结构,那壮实的线条,那无声却又如山崩一般的咆哮。
当一炉一炉的钢水在里面练成的时候,张祥已经可以想象到那在黑夜中都能划破黑暗的火红闪亮。
那样的景色可是太美了。所以张祥情不自禁的向前靠着,想要抚摸这全新的高炉,全新的设备。
“诶,那是谁。干嘛靠那么近。”工业部来的领导正在听着技术员的汇报,结果看见张祥走出队伍,一个劲的向高炉靠近。他忍不住开口问到。
“哦,那是我们厂里的技术骨干。张祥师傅。他就是拿原来的老高炉做了技术改进,把原来年产量十八万吨的高炉改进成年产量二十万吨。这拿到了北京市的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表彰。”
副厂长老雷急忙解释道,怕领导把张祥当成捣乱的。
“今天是张祥师傅退休的日子。也是他工作了那么多年的高炉产线预定开始拆除的日子。所以今天邀请他一起来看看咱们厂里的新高炉。”
听到这话,工业部的领导点点头道:“张师傅,我听说过他。当年我好像还参加了他的表彰会。当时我是记录的书记。啊,对对对,我想起了他。当时总理还亲自给他颁发了劳动奖章。”
工业部的领导想到了从前的往事,那都是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自己三十出头,现在已经是不惑之年了。十年人事几番新。当年风华正茂的技术骨干,一转眼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