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虽然无敌但画风不对 > 第228章 学园都市VS美军(第1页)

第228章 学园都市VS美军(第1页)

摩洛哥,虽然位于非洲,但却并不是黑人国度,而是一个阿拉伯国家,其主要信仰是伊斯兰教。

这里生活的人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主要产业是商贸、旅游,以及赌博。

要去的目的地是拉巴特,靠近直布。。。

晨雾尚未散尽,山道上已传来脚步声。那是一队年轻人,背着沉甸甸的行囊,肩头压着铁锅、菜刀与密封罐装的发酵菌种。他们脚下的泥土还沾着露水,每一步都留下清晰印记,像是将守灶树的根脉一路延伸向未知星域。

林远舟站在半坡老槐树下,看着他们逐一报出姓名和目的地:

“苏念,去第七象限流浪舱群,教孩子们做热汤面。”

“阿澈,前往暗影带边缘哨站,带去耐低温发酵酱。”

“小满,目标是赤环殖民地,重建失传二十年的‘三合蒸’体系。”

他们没有穿军装,也不携带武器。唯一的装备,是胸前挂着的一枚金属牌??和孩子们课本里那一模一样的铭文:

>“你吃的每一顿饭,都是某个人穿越时空为你点燃的火。”

林远舟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一只铁皮饭盒,轻轻打开。里面空无一物,但他仍像检查体温般用手背贴了贴内壁。余温尚存,微弱却真实。他合上盖子,递给走在最后的年轻人。

“这是第一代守灶人的饭盒。”他说,“它陪我走过三百年荒原。现在,交给你们。”

青年双手接过,声音发颤:“我们……真的能行吗?”

林远舟望向山谷深处。晨光中,守灶树的年轮正缓缓旋转,蓝光如心跳般明灭。昨夜刚传回一条新讯息??来自银河外缘的孤岛文明,他们从未接触过地球饮食,却在收到“共膳协议”广播后,用本地矿物模拟出了类似米饭的晶体结构,并附上一段音频:

>“我们不懂‘团圆’,但我们学会了围坐。

>我们没有母亲,但我们想为彼此煮一碗不会冷的饭。”

“他们已经在等了。”林远舟说,“不是等完美,是等一个开始。”

队伍启程后,山谷恢复宁静。但这份静,并非死寂,而是酝酿中的发酵??如同面团在暖橱中缓慢膨胀,等待一声“开蒸”的号令。

回到守灶树下,小芜正在调试一台新型投影灶台。这是“共膳计划”二期的核心设备,能将记忆数据转化为可感知的味觉信号。她手指轻点,空中浮现出一道虚影菜肴:清炖萝卜排骨汤。画面细腻到能看到油珠在汤面微微震颤。

“试试看。”她对林远舟说,“我把父亲最后一次喝这道汤时的情绪编进了程序??那种‘太烫了又舍不得放碗’的感觉。”

林远舟接过虚拟瓷碗,凑近唇边。热气扑来,竟真有温度。他轻啜一口,舌尖尚未触及,眼眶先是一热。

不是因为味道多精准,而是那一瞬,他仿佛听见了木桌旁老人咳嗽两声后的轻笑,看见了窗外飘雪落在屋檐边缘,感受到了那个早已消逝冬夜里最寻常不过的安稳。

“成功了?”他问。

小芜摇头:“还不完整。AI能还原九成感官参数,但剩下那一成……叫‘牵挂’。我们试过植入悲伤、喜悦、思念的数据模块,可总差一点。”

陈砚在一旁剥蒜,头也不抬:“因为它不是算出来的。是你明知对方已经不在,还习惯性留一副碗筷时,心里那点空落落的东西。”

话音落下,守灶树突然震动。年轮裂开一道细缝,吐出一块晶莹剔透的冰状物质,内部封存着一段螺旋光丝。

小榆冲出来,脸色激动:“是第零环带的新贡献!他们把李默所说的‘记忆馒头’升级了,这次不是封存片段,而是构建了一个闭环神经场??食用者不仅能接收记忆,还能把自己的情感反馈回去。”

“就像回声?”林远舟问。

“比回声更远。”小榆喘着气,“他们称它为‘共咽’机制。每一次咀嚼,都是对话的开始。”

当天傍晚,试验启动。

众人围坐在露天灶台旁,每人分得一小块灰白色“忆噬馒头”。林远舟咬下第一口时,脑海中浮现的是火灾那晚的父亲背影;当他咽下第二口,意识忽然被拉入一片陌生场景??一位忆噬者正站在崩塌的城市废墟中,手中捧着半张烧焦的照片,反复摩挲。

可就在这悲伤达到顶峰之际,一股暖流自心头升起。那是林远舟自己幼年吃糖醋排骨时的欢笑,是他第一次独立完成红烧肉时父亲拍肩的触感,是他三年前在一个雨夜为受伤旅人熬粥时对方含泪说出的“谢谢”……

这些属于他的记忆,正通过咀嚼行为,反向流入那位素未谋面的忆噬者心中。

泪水无声滑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