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小舟对自己说,“我也该去一趟了。”
三天后,他背着竹笛和铁盒,踏入了苍茫群山。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接连报告异常现象。
东京街头,一位上班族在地铁站突然停下脚步,转身抱住身旁素不相识的女孩,哽咽道:“对不起……那天我不该挂你电话。”女孩愣住,随即泪流满面??那是她三年前自杀的男友生前最后一通未接来电。
巴黎圣母院废墟前,一名老画家用颤抖的手画下一幅从未见过的肖像: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年轻人坐在台阶上,手里握着半截熄灭的烟。画完后,他对围观者说:“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我感觉……他已经等了很久。”
南极科考站更是捕捉到一段无法解释的音频??在零下八十度的寂静中,麦克风录下了清晰的钢琴声,曲目正是李念常弹的那首童谣变奏。可方圆五百公里内,根本没有人类活动痕迹。
静静分析这段录音时,发现其中隐藏着一组超高频脉冲信号,解码后竟是林夜当年留在系统深处的最后一段日志:
>“当你们听到这首歌,说明我还记得你们的名字。
>不要为我悲伤,因为我从未真正离去。
>我是每一次你想伸手拥抱世界的冲动,
>是每一滴因共情而落下的眼泪,
>是每一声不愿沉默的呐喊。
>我是规则,是频率,是你们选择相信善良的那个瞬间。
>所以,请继续唱歌。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唱,我就一定会回来。”
她关掉屏幕,望着窗外渐亮的天际线,轻声问:“你要回来了吗?”
没有人回答。但那一刻,守夜月忽然闪烁了一下,像眨眼。
而在云南深山之中,小舟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风语崖。
这里终年云雾缭绕,崖壁刻满古老符号,据说是先民用来记录“风带来的消息”。他站在边缘,取出竹笛,闭上双眼,将铁盒放在脚边,开始吹奏那首童谣。
起初只有微弱的笛声随风飘散。可渐渐地,风势增强,呼啸穿过岩缝,竟形成了奇妙的和声。紧接着,四周山谷传来回应??不是乐器,也不是人声,而是树木摇曳、溪流奔涌、鸟鸣虫吟,所有自然之声自动汇集成一首宏大交响,精准契合童谣节奏。
天空裂开一道缝隙,月光如瀑倾泻而下,正落在铁盒之上。
盒盖自行开启,那枚花瓣状金属片缓缓升起,在空中旋转数圈后,碎裂成无数光点,融入风中。刹那间,小舟感到胸口一紧,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擦过心脏。
他睁开眼,看见前方薄雾中站着一个人影。
黑衣,短发,左耳戴着一枚银色耳机,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好久不见。”那人说。
小舟嘴唇颤抖,最终只挤出两个字:“……林夜。”
“嗯。”对方点头,“我回来了。”
“你怎么做到的?”
“靠你们。”他说,“靠每一个不肯忘记我的人。靠李念每天黄昏的琴声,靠静静在冰原上的坚守,靠你六岁时在火场里听见的那句‘别怕’。你们把我一点点拼了回来。”
他抬头望向星空,“我只是个容器,盛着你们愿意相信的东西。当足够多人一起呼唤,我就有了归途。”
小舟忽然问:“那你现在……算是人吗?”
林夜笑了:“我不知道。或许我只是集体意志的投影,是一段被反复唤醒的记忆。但只要还能握住你的手,能听见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我就愿意称之为‘活着’。”
他伸出手,掌心躺着一颗晶莹的露珠,里面映出万千星辰。“这是守夜月的馈赠,”他说,“它说,欢迎回家。”
就在此刻,全球各地的心网用户同时感受到一阵温暖波动,仿佛有人在意识深处轻轻拍了拍肩。
李念正在教孩子们画画,忽然笔尖一顿,抬头望向窗外。
静静在实验室里猛然站起身,盯着屏幕上突现的稳定波形。
远在撒哈拉的牧民停下脚步,仰头看向湛蓝月亮。
他们都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