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种植] > 90100(第40页)

90100(第40页)

“其实离开这里,反而会让我难受,能在这里研究植物对我来说就已经是休息了。”

……

时丛看着叶柠,笑着说道:“我再带您看看其他农作物的进展。”

叶柠点了点头,跟着他去了其他区域。

不过去之前,叶柠又嘱咐了侯临,让大厨给大家加个餐。

毕竟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好日子,是小麦15的诞生日!

其余农作物的进展也都很顺利,估计一周内,就能全部培育出来了。

其实考虑到沙漠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大面积种植的需求,马铃薯和食用菌是最适合西沙区的。

马铃薯具有耐旱性,而且土壤适应性也很强,尤其喜欢土壤结构松散,且有一定排水能力的区域。因为疏松的土壤,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和块茎的膨大。而排水性强,才能避免积水过多导致的病害。这些要求,西沙区的黄沙就很符合。

而且马铃薯是喜光作物,西沙区刚好光照充足。

食用菌适合西沙区,则因为它们可以直接在温室或大棚内种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沙漠中的风沙、虫害等对食用菌的危害。

不过马铃薯不需要大棚,直接在室外就行。到时候长出来的庞大根系,不仅能固土防风,还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唯一的问题是,马铃薯是喜凉作物,西沙区中午的气温会比较高。不过也没关系,百清之前研究出来的液态覆膜也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回头可以直接喷洒在植物上,减少高温的危害。

土壤处理起来也很容易,直接把砒砂岩和土壤改良剂一起混合到了黄沙中就行了。

种小麦的话也可以,本来就是基于西沙区条件进行的实验优化过程,所以在培育过程中,他们也特别注重植物本身对环境的适宜性。因此,小麦15还有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的特点。

一切准备就绪,西沙区的农作物种植,率先拉开了帷幕。

第100章第100章农作物推广

初期的小麦种植规模不宜过大,主要是以积累种植经验为主。所以他们计划的第一批次的小麦试验田的面积为15亩,1亩约等于666。67平方米,15亩就是10000平方米。这个面积既方便他们的管理,又能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

这15亩地选在了种植区的附近,因为周围的植物,能最大程度降低风沙对小麦的影响。

而15亩小麦大概需要300斤左右的种子,这大概是半亩地的产量。但还要考虑优良率和损耗之类的,所以叶柠直接在种植室内,培育了一亩地的小麦出来。

让麦种成熟又结出新的麦种,整体循环下来,再加上种植室内的源石做辅助,她花一天的时间,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把这一亩地的小麦培育了出来。

她故意延缓了时间,但大家已经觉得非常惊喜了。

而且因为这一亩地,是完全由她异能培育出来的,所以质量非常好,各项数据远胜于实验室最优结果。

土壤改良已经提前做好了,种植小麦需要地形较为平坦的土地。所以他们在之前,已经把所有沙地推平了,保证整体的地表高低差不超过5厘米,这样能最大程度让水源均匀分布。

之前她在种植室内种的小麦和水稻之类的,剩下的秸秆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现在已经结合着动物排泄物一起混合了进去。

他们还特地为此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开幕式。

其实知道消息的时候,西沙区高官们就去找了鹤央,说想来参加,并提议搞一个大型开幕仪式,但叶柠觉得太麻烦了。

他们很快还会种植马铃薯和食用菌,没必要种点东西就请一堆人过来搞个仪式。

不过该有的记录还是要有的。

他们之前精心策划并拍摄的生态恢复区系列纪录片,早就剪辑好,发布在了网络上。整个纪录片生动真实地,记录了生态恢复区从一片黄沙到生机盎然的蜕变过程。

包括后面的生态教育日,他们也制作了视频发了上去,这些纪录片在网络上发布后,关注和反响都很热烈。越来越多的人观看了视频,她的金币也就越来越多了。

到了正式种植小麦的那天,研究员们都非常激动,天还没亮,就陆续出现在了农作物区。

叶柠过去的时候,研究员们正在检查着种子和机器之类的道具,确保今天的种植能万无一失。

但是,叶柠看着门口的东西,小声问侯临,“那个是什么?”

半人高的东西,外面被一层鲜艳的红色防水布密不透风地遮盖着,只是大致能看出来,里面是一个梯形的东西。

侯临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带了一丝神秘,“是一个雕塑,你待会儿剪完彩就知道了。”

这个体积的雕塑,肯定不是她的模样。叶柠的好奇心被安心地勾了起来。

他们之前就提议过,在种植区门口竖立一座她的超级大雕像,或者能不能在植物园或是西沙区的正中央放一座,但都被她拒绝了。出门到处都是她的照片,已经是她的极限了,她可不想还要到处仰头看自己的巨大雕像。

正式开启试验田之前,叶柠照例说了一些肯定、期许大家的话之后,时丛将一把剪刀递到了她的手上。

叶柠“咔擦”一声,用手里的金剪刀,剪开了覆盖在防水布上的红色绸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