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武库司的相关档案被全部封存调阅。
御史台里,与周廷芳过往紧密的几名御史称病告假,人人自危。
京营之中,孙彪的几个心腹将领被隔离审查,沈追迅速接管,稳定军心。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
茶楼酒肆间,窃窃私语声越来越多。
不少与崔家有过往来、或深或浅牵扯的官员府邸大门紧闭,仆役行事都小心翼翼。
杜仁绍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
他深知扳倒一个盘根错节的势力,后续的清算若是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更大的混乱。
他连夜起草了一份《安民告示》,明确列出崔泓十大罪状,强调陛下圣明,依法惩奸。
但只是追究罪最大的一个人,协从者若是能主动交代问题,没有直接参与的人,可视情况从轻发落,给予改过自新之机。
告示张贴在京城各处,并快马发往各州府。
同时,他命令赵无咎,缉拿时必须精准,不得凭风闻抓人,不得骚扰无辜家眷。
对于主动投案、积极退赃、检举有功的人,记录在案,可作为量刑考量。
紫宸殿内,李睿仔细翻阅着杜仁绍送来的简报。
看到那份措辞严谨、又留有余地的《安民告示》,以及皇城司行动有度、没有引起大规模恐慌。
他微微颔首,对侍立一旁的常恩道:“杜仁绍处理此事,张弛有度,甚合朕心。乱局之中,最忌讳牵连过广,他能把握住分寸,稳住大局,不愧为朕的肱骨之臣。”
常恩躬身道:“陛下圣明,杜国公确实是栋梁之才。”
李睿望向窗外,京城的天空似乎比前几日清澈了一些。“传朕口谕,杜卿辛苦了,让他注意休息,府上夫人更需要他陪伴。”
“后续琐碎事宜,交由三司和赵无咎按律办理即可,非重大决策,不必事事禀报。”
另一边的牢房内,崔泓蜷缩在草堆上,目光呆滞地望着铁窗外的天空。
曾经的权势、抱负、算计,如今都化为泡影。
隔壁牢房不时传来其他人的哭泣或咒骂声,更添绝望。
而一些与崔党仅有浅层来往的官员,在看到《安民告示》后,稍稍松了口气。
开始设法撇清关系或者主动交代问题,京中的紧张气氛稍有缓解。
镇国公府内,杜仁绍轻轻推开内室的门。
李梵娘正靠在软榻上,就着灯火缝制小衣,春儿依偎在她身边,睡得香甜。
听到脚步声,李梵娘抬起头,迎上杜仁绍。
“都处理完了?”她轻声问,放下手中的针线。
“大局已定,剩下的按章程办便是。”
杜仁绍走到榻边坐下,伸手摸了摸春儿的小脸,又小心翼翼地将手掌覆在李梵娘隆起的腹部。
“这段日子,辛苦你了。”他低语。
李梵娘握住他的手,微微一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