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3日,
京城,
北京饭店,
随着《我们生活在南京》那些已经破掉,或者可能破的历史节点,已经变成了看曹忠心情随时填空的答案之后,
中影,诚影,星光灿烂终于即将举办。。。
景田出院后的第三天,曹忠亲自驱车去了趟怀柔片场。晨雾未散,摄影棚外的铁门吱呀作响,像一具老骨头在呻吟。他踩着泥泞走进B区三号棚,那里正搭着“西市火场”的残垣断壁??焦黑的梁柱斜插在地,碎瓦遍地,空气中还残留着烟熏火燎的气味。
这是最后一处未完成的补拍场景:张小敬为救被困百姓,再度折返烈焰之中,最终被坍塌的屋顶砸倒,生死未卜。
灯光组正在调试角度,副导演看见曹忠进来,立刻迎上来:“导演,医务组刚做完安全评估,说可以用替身加CG合成,风险能降到最低。”
“不。”曹忠摇头,“这场戏必须景田亲自来。”
副导演一愣:“可他膝盖才拆线……”
“我知道。”曹忠打断他,声音低却坚定,“但他答应过我,要亲手把张小敬送完最后一程。这不是工作,是交代。”
他蹲下身,指尖拂过一块烧得发脆的木板,轻轻一碰便裂成两半。这场景他曾反复推敲??不是为了视觉冲击,而是想让观众记住:一个人明知进去就可能出不来,为什么还要进去?
因为名单不能丢。
因为灯火不能灭。
因为总得有人回去。
他站起身,对助理说:“联系景田,明天上午九点,我们只拍一条。成功了,收工;失败了,也不重来。”
助理迟疑:“万一……”
“没有万一。”曹忠望着那堆废墟,“演员和角色之间,有时候只需要一次真正的交付。多了,就成了表演。”
***
次日清晨,景田坐着轮椅出现在片场门口。右腿打着护具,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眼神清亮如洗。
化妆师想给他补些血污和烟灰,他摆手拒绝:“不用画,我自己带‘妆’来了。”
全场轻笑,气氛松动了些。
曹忠走过去,递上一杯热豆浆:“吃了吗?”
“喝了粥。”景田抬头看他,“你说只拍一条,是真的吧?”
“真的。”曹忠点头,“但我有个要求??你进火场之前,回头看一眼镜头。”
“为什么?”
“那是张小敬最后一次看这个世界。他不是不怕死,他是确认过值得。”
景田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说得对。我一直觉得他的伟大在于勇往直前,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勇气,是回头看了,还愿意往前走。”
八点半,各部门准备就绪。
消防车停在五米外待命,医务组全员待岗,连王忠磊都破例到场监督。他知道这一条一旦出事,不仅是人身安全问题,更是整个项目的道德崩塌。
十点整,阳光穿透云层洒落棚顶。
“Action!”副导演一声令下。
火焰轰然腾起,橙红色烈焰舔舐着朽木,浓烟滚滚升腾。景田拄拐站在火场边缘,深吸一口气,缓缓摘下拐杖,交给身旁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