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我在九十年代开牧场 > 140150(第15页)

140150(第15页)

姚新泉叹了口气,她也不是傻子,倒也不会真生气,就是觉得有点无语,那小子跟有病一样!

“看样子应该是问出了些跟你有关系的,他为你抱不平呢!”

姚新泉眼里多了几分笑意,“猜出来了,而且我都能猜到是谁,不就是赵强吗?”

她冷笑了两声,舀了一大口酸奶被酸的微微眯起了眼睛,“都可笑,我本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只是觉得他那天叫我去的话听上去怪怪的,但我去了之后什么听不出来?”

“他就算没有正儿八经真的养过牛羊,但是这么多年耳濡目染,该知道的都知道了,该会的也大概都会了,他能看不出来?”

姚新泉眼中满是鄙夷,“还只是借了他们的平台,签不签合同跟他们没关系?这都什么屁话!我都想上去给他砰砰两拳!”

姚新泉都觉得好笑,怎么有人能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来?

“他不是一个完全的民间组织的会长,他身上是背着社会责任的,也是国家干部,这是他能说出来的话?”

她不是不能理解人都有私心,他怕事情是自己捅出去的会有麻烦,但是难道真的找不到什么别的解决途径,只能看着那些人被骗?

“他还说了些似是而非的话给自己兜底,就好像这话一说之后不管出不出问题,出什么问题,他都能把勾子擦干净一样!”

天真的让人觉得好笑。

师月江无奈地拿出帕子给她擦了擦溅到脸上的酸奶,“这么气啊?”

姚新泉叹气,眼神中满是悲悯,“其实我当时还挺生气的”,好心好意揭穿那个人,她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希望这些人别被骗了?

“可他们当时给我的感觉是我挡了他们的财路了!”她苦笑,“他们眼里心里好像都只能听到那人给他们吹嘘的话,就跟早些年那种一亩地收成一万公斤!”

真没人觉得不对吗?种了一辈子地的人不知道地里的庄稼一年收成多少?

不是所有人都是疯子,只是有时候他们不免会想,万一呢?如果真这样,那日子是不是就好过起来了?

“他们日子苦啊!”

“政府这些年都在推动牧民定居,情况已经比早些年好了一些,早些年啊”,姚新泉叹了口气,夏天暂且不提,一到了冬天,那就是一场漫长的酷刑。

冬天,寒风卷着雪粒子,像刀子一样刮进毡房的缝隙,毡房里烧着牛粪或者柴火,为了度过漫长的寒冬必须得省着用,有温度但并不高。

一旦出了门,呵出的白气就会在眉毛上结霜,可辛勤的牧民没办法“猫冬”。

男人天不亮就得踩着没膝的雪去喂牲口,草料总是不够,瘦弱的羊挤在漏风的棚圈里,一场“白灾”就能让半年的心血冻成硬邦邦的尸体,进而是一个家庭的崩溃。

而女人的手也总是裂着血口子,挤奶、打酥油、修补毡房。

寒冷的天气,也许成年人勉强能抗衡,孩子呢?稍有不慎便会染上肺炎。

冬天的肺炎像影子一样跟着牧区,国家政策好,各地都有赤脚医生,可有些地方赤脚医生要骑马走一天才能到。药物短缺,药箱里可能只有几片发黄的阿司匹林。

后来草场被承包了,日子也有了盼头,但牧民们欠下的债还是像雪一样越积越厚。每年卖羊的钱刚还了赊账的饲料,付了拖欠学校的学费还能剩多少?雪灾一来又得借钱买草。

不少老牧民身上都带着病,他们说,骨头里的风湿痛是年轻时雪地里找羊落下的病根。

现在日子似乎好过了一些,但冬天依旧漫长寒冷,并没有善待年轻的畜牧业从业者们。牧民的冬天,终究还是和从前一样,用一身病熬过漫长的白毛风,等一场等不起的春天。

想到这里姚新泉又想叹气,心里憋的难受。

“他们跟我闹我很生气,但他们被骗我更生气。家里大孩子等着结婚,小孩子等着上学,老人等着治病,妻子没一件穿的出门的衣服,那钱留下干点什么不好?”

所以她气,但再气,恨得还是那群该死的骗子!“真想把他们千刀万剐了!”

师月江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你已经做得特别好了,你救下的可不止是那么几个人,他们如果这次得手了,必定还是会继续捞,继续骗,到时候受害者不就更多了?”

“你是学管理的,你应该知道有个词叫羊群效应,当然了,同时也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

姚新泉点头,她自然是知道的,也知道师月江想说什么。

羊群效应本质上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她就是养羊的所以真的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羊群就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大家都是随波逐流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至于前方到底是什么,是坦途还是悬崖都无所谓。

人们好像倾向于觉得,多数人的选择就一定是正确的。

“他们已经跑了五六个市了,辐射的县这样算下来更是有三四十个。当那些骗子展示成功案例的时候他们会不动心?而且因为他们这个羊是要好久之后才会给,那在这期间没人能证明真伪,还不全凭他一张嘴?”

甚至还有人会觉得,那么多人参加了,那么多城市都有人参加,总不可能那么多人都是傻子吧?继而轻信对方。

但事实上,不是傻子的人已经被他们筛选出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