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婉欢喜接过,“谢谢大婶。”
王林瞧李慕婉在门外与人谈话,喊道:“婉儿?在跟谁说话?”
老妇人透过缝隙看见台阶上站立的王林,那人满头白发,面容却俊朗无比,隔着距离也能感觉到其仙风道骨的气质。
“这位是姑娘的?”
李慕婉先扭头应他,“师父,隔壁大婶给我们送了菜。”
王林:“好好谢谢人家。”
“知道了师父。”李慕婉又回大婶的话,“大婶,这位是婉儿的师父,您要不要到里面坐坐,喝杯热茶。”
“不必了,家里灶头还烧着火,我得回去看看,改日再来拜访,李姑娘若有空常来家里走走,别客气。”
“谢谢您。”李慕婉送走张大婶,再把那些篮子的菜拿回去。
王林坐在廊下煮茶,日光逐渐驱散浓雾,李慕婉将那些新鲜的菜放到厨房,回来陪王林喝茶。
“师父,今日天气不错,晚些我们去村里走走可好?”
“好。”王林看她开心,不愿意扫她的兴。
“师父。”
“嗯?”
“婉儿还想去市集,邻居大婶说,村外的市集很热闹,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她在家里闲不住。
王林呷了口茶,“好。”
两人在杏花村住了半月,李慕婉与左邻右舍处的熟悉,三天两头去人家里串门,邻居们友善,李慕婉从集市买了东西也会给村民送去,与人聊多了趣事,回去就滔滔不绝与王林分享。
“师父,婉儿今日去村上的私塾转了转。”
王林手里拿着花枝打量该插哪,“婉儿去了私塾?”
村里私塾念书的有男子也有女子,与她年龄相仿,得知李慕婉新搬来的,她又长得好看,对私塾甚感兴趣,就与人多聊几句,学子们对她热情,争先恐后地要带她参观私塾。
“嗯,婉儿本来是去送东西的,就走到私塾了,师父,私塾里面跟宗门有点像,但又不像。”李慕婉枕在王林膝盖,师父身上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她很喜欢。
“婉儿何出此言?”王林见她对新鲜事物总怀热情,也不见她再捣鼓那些丹药。
李慕婉脸颊贴着他的膝头,“私塾里的青禾说,先生教授的都是治国齐家之道,在天元门,长老们教修行之道,不都是差不多嘛。”
“青禾?”王林却对她口中的名字怀有警惕。
“嗯,青禾是私塾的学子,也是隔壁张大婶的儿子,我今天才知道,原来大婶儿子一直在私塾念书,而且功课不错,听说还要参加乡试呢。”
王林神色渐变,“你跟他,玩的很好吗?”
“今天他私塾放学,我们一起回来的。”李慕婉说,“青禾还说,过两日村里有凡人重要的节日。”
她想了想,“好像叫乞巧节。”
“师父,什么是乞巧节啊?”
王林:“乞巧节?”
“嗯,青禾说乞巧节会有很多人,还有好看的花灯。”
王林顿感不对,青禾一男子,邀请李慕婉去乞巧节看花灯?
“婉儿答应了?”
“没有,婉儿回来请示师父啊。”李慕婉一五一十说,“师父,婉儿也曾在书上看过凡人花灯的描述,婉儿想跟师父一起去看。”
“只跟师父吗?”王林问。
李慕婉点头,“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