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李泰争储,晋王李治继位。”
画面中,李泰与李治明争暗斗,最终李治登基,而武则天逐渐掌权
一个女子掌权。
糊涂!
“够了!”李世民厉喝一声,猛地关闭电视机。殿内一片死寂,唯有沉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这个李治肯定是观音婢所出,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怀上了,这么糊涂的孩子,李世民不想要。
长孙皇后心里的想法和李世民一样,这么糊涂的孩子还不如不要算了,省的十月怀胎的辛苦。
帝后夫妻对视一眼,都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这个孩子还是不能要。
但是他们两个没想到的是,《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贞观二年六月庚寅,生于东宫之丽正殿。”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李治已经在长孙皇后肚子里了。
父皇母后我来啦(孕肚版)
李世民负手而立,目光如炬地扫过殿中众人。他缓缓抬起右手,指尖在御案上轻叩几下,每一声都似重锤敲在群臣心头。
“承乾。”帝王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
少年太子急忙出列,衣袖因动作太急而带起一阵微风。他单膝跪地,仰头时眼中闪烁着期待:“儿臣在!”
“即日起,每日辰时,立政殿候着。”李世民微微俯身,冕旒的玉串轻轻晃动,“朕要亲自教你批阅奏章,讲解为君之道。”
骨肉相残的痛苦,李世民不想尝,就让玄武门之变截止在他这一辈吧。
子孙后代不要再自相残杀。
李承乾重重叩首,额头触及冰冷的金砖:“儿臣定当勤学不怠,不负父皇教诲!”
李世民直起身,目光转向殿侧。他的视线如利剑般穿透空气,落在那个身形微胖的少年身上。
“青雀。”
李泰浑身一颤,急忙上前行礼。他动作看似从容,但宽大的衣袖下,手指却在微微发抖:“父皇”
李世民凝视这个最宠爱的儿子,眼神渐渐柔和:“你的文采斐然。”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转冷,“但储君之位,关乎社稷存亡,非才学可轻取。”
李泰脸色煞白,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他深深俯首,声音哽咽:“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殿中气氛凝滞,众臣屏息。李世民突然转身,龙袍在空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武将队列中的侯君集。
“君集。”
这两个字如冰锥刺入侯君集心脏。这位沙场悍将竟踉跄了一下才出列跪倒:“臣臣在。””幽州都督之职,明日交予李绩。”李世民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你回府静思己过,无诏不得出。”
留下他一条命,是李世民的仁慈。
侯君集浑身颤抖,铠甲发出细碎的碰撞声。他重重叩首,额头撞击地面的声响回荡在大殿中:“臣领旨。”
长孙皇后悄然上前,纤纤玉手轻轻搭在丈夫紧绷的手臂上。她的声音如清泉流淌:“陛下”
李世民反手握住妻子的
手,温情脉脉,不管以后会发生什么,此刻安稳。
众臣有些不忍直视,尉迟敬德手被肉麻的攥了起来,却忘了自己手里还拿着遥控器。
只听见:
“唐朝皇帝,你真的投降吗?”
画面中一个身着奇异甲胄的将领,正用长刀抵着一位眼覆白纱、跪地求饶的帝王。
“请饶我一命,将军。”那帝王颤声哀求,态度卑微。
唐朝皇帝?
殿中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