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状元郎 > 第三二零章 距离真理又近了一步(第2页)

第三二零章 距离真理又近了一步(第2页)

“搜!”赵元弼下令,“奉旨巡查宵小,凡夜间聚众者,一律拘拿问话。”

李承允低声咬牙:“这是借口!赵元弼是林景行的妻舅,素来为其爪牙。”

陈砚之冷静道:“别动,让他们过去。”

果然,那群人粗略查看庙内,见只有残破神像与倒塌香炉,便骂骂咧咧离去。待马蹄声远去,李承允才松了口气:“不能再拖了。你必须尽快行动。”

“怎么行动?”陈砚之反问,“我去御前哭诉?说我爹冤枉?皇上会信吗?一个刚中状元的年轻人,指控现任翰林学士构陷忠良?没有铁证,只会被视为沽名钓誉,甚至牵连整个科举声誉。”

“那就找证据。”李承允坚定道,“我记得你父亲当年有个书童,叫阿福,一直跟随左右。据说事发后被贬为驿卒,发配岭南。若他还活着,或许知道些什么。”

陈砚之眼前一亮:“我竟忘了他!阿福忠心耿耿,若真知情,定不会泄露半句,除非……是我亲自去找。”

“可你现在身份敏感,擅自离京,恐遭弹劾。”

“所以不能走正门。”陈砚之嘴角浮起一抹冷笑,“明日琼林宴,百官齐聚,我要装病告假。然后乔装出城,沿江南下。只要能在一个月内往返,无人会察觉。”

李承允思索片刻,点头:“我可以帮你掩护行程。就说你偶感风寒,需静养数日。另外,我会联络几位可信的同僚,在朝中为你周旋。”

二人商议既定,正欲离开,忽听庙外又有动静。这次是一辆马车缓缓驶近,帘幕低垂。车夫跳下马来,轻轻叩击庙门三下。

陈砚之示意李承允躲好,自己上前开门。车帘掀开一角,一只纤细的手递出一个油纸包,随即消失不见。车夫低声道:“夫人交代,务必亲手交予陈公子。”

陈砚之接过,还未开口,马车已调头而去,消失在夜色中。

打开油纸,里面是一块干瘪的桂花糕,表面刻着一个小小的“沈”字。他心头剧震??这是母亲娘家的标记。小时候每逢中秋,外祖母都会亲手做这种糕点,只给至亲之人。

“谁送来的?”他追出门外,空巷寂寂,唯有风声呜咽。

回到庙中,他将桂花糕置于掌心,细细端详。忽然发现底部粘着一张极薄的桑皮纸,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一行蝇头小楷:“岭南道容州驿站,阿福未死,盼君速至。沈氏遗仆敬上。”

他的眼眶瞬间红了。

原来还有人在默默守护这个早已破碎的家族。

次日清晨,琼林苑内张灯结彩,乐声悠扬。新科进士们身穿大红袍服,列队等候天子赐宴。司礼太监高声唱喏,独缺状元陈砚之。

“陈砚之何在?”宰相皱眉询问。

李承允上前拱手:“启禀相公,陈兄昨夜受凉,突发高热,已请太医诊治,恐难赴宴。”

“哦?”林景行坐在席间,轻抿一口茶,“可惜了。本官还打算与这位少年英才畅谈经义呢。不过身体要紧,理应休养。”

他语气温和,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与此同时,十里长亭外,一辆不起眼的骡车悄然驶出京城南门。车内,陈砚之换上粗布短褐,头戴竹笠,怀中紧抱着母亲留下的信与那块桂花糕。车帘掀起一角,他最后望了一眼巍峨皇城,低声自语:“父亲,儿子来了。”

骡车渐行渐远,驶入烟雨朦胧的南方官道。

十日后,广西容州。

此处地处边陲,瘴气弥漫,民风剽悍。驿站建于山脚,茅屋几间,篱笆歪斜。陈砚之徒步而至,敲响柴门。

半晌,门开一线,一张苍老黝黑的脸探了出来。那人约莫五十上下,左脸有一道狰狞疤痕,眼神浑浊,却在看清来人面容的刹那,浑身一震。

“少……少爷?”他声音嘶哑,几乎不成调。

陈砚之鼻子一酸,扑通跪下:“阿福叔,我是砚之!我来找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