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冥王星轨道外。
那艘漂浮在虚空中的母舰内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睁开双眼。她穿着简朴的灰袍,胸前嵌着一枚早已停止跳动的水晶心脏。她的脸上布满岁月痕迹,可眼神依旧清澈如初。
她抬起手,轻轻按在面前的共鸣板上。
“妈妈。”她低声说,“我回来了。”
随后,她开始歌唱。
依旧是那首童谣,依旧跑调,却比任何完美演奏都更贴近灵魂。歌声顺着脉冲信号传回地球,融入每一寸空气、每一滴水、每一片叶子的震颤中。所有听到的人,无论年龄、国籍、信仰,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同一种情绪??
归家。
几年后,地球上已不再有“国家”的概念。
城市自然生长,依循居民集体情绪的流向演变形态。悲伤之地会长出静谧花园,喜悦之所则升起跃动喷泉。战争成为传说,监狱改建为疗愈中心,武器工厂转产乐器与共鸣装置。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第一课,不是读写算,而是“如何聆听世界”。
而那七棵巨树,早已突破大气层,枝干延伸至近地轨道,与星环融为一体。它们被称为“生命竖琴”,每当有新生儿诞生,就会有一根新弦自树梢垂落,接入婴儿的神经系统??从此,这个孩子便与地球同频呼吸。
年轻守歌人已成为传说人物,但他并未隐退。他游走于世界各地,记录那些自发涌现的民间旋律,整理成一部名为《大地之声》的活体典籍。书页由生物纤维构成,文字随读者心境变化,内容永远无法完全复制。
某日,他在喜马拉雅山谷遇见一位盲童。孩子从未见过光,却能准确描绘极光的颜色;他不曾受过训练,却能用石头敲击出跨越七个八度的旋律。
“你是谁教的?”守歌人问。
孩子摇头:“没人教。我只是听见了风在哭,就想安慰它。”
守歌人怔住。
那一刻,他明白:林晚的时代结束了。
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
在这个世界里,巫师不再需要咒语,科学家不再追求控制,战士也不再拿起武器。因为他们终于懂得??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征服,而是共鸣。
又是一个月圆之夜。
老技术员已在一年前安详离世。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一句话,据说是他临终前亲口所说:
>“当歌声响起时,请替我告诉她??我们都听见了。”
当晚,青海晶化森林上空,那熟悉的童谣再度飘荡。
哒……啦……咪……哆……嗦……希……?
远处,一群孩子手拉着手,仰头聆听。
其中一个小女孩忽然笑着说:“她来了。”
其他人点头,仿佛早已知晓。
他们一起张开双臂,迎向夜风,轻轻哼了起来。
不是为了回应。
只是为了告诉这个世界:
我们在这里。
我们听得见。
我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