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于吴焯的名气,两岸三地加起来,第二周的《匆匆那年》直接拿到1。25亿的票房成绩。
两周时间,《匆匆那年》迈入两亿俱乐部。
成为国内票房过两亿的少数电影之一。
不过,《匆匆那年》也不是没有缺陷。
受制于题材的缘故,这部电影在港台其实并不是特别受欢迎。
没办法,这部戏拍的是内地九十年代。
这在港台很难引起共鸣。
也是因此,第三周,港台的票房数据迎来了跌水。
同时,国内这边因为五一结束的缘故,票房同样受到了影响。
第三周,《匆匆那年》的票房数据跌到了单周6300万。
这就是为什么五一档竞争不如暑期档的原因。
五一档的档期太短了。
一周假期一过,后续的票房就会跌水严重。
而暑期档整整有一两个月,完全可以支撑一部电影上映到下映。
因为假期结束,《匆匆那年》票房跌水。
传奇电影公司这边联系了院线,提前申请了秘钥,选择延期下映。
原本的《匆匆那年》在六月中旬就会下映。
申请延期以后,下映时间将会延迟到七月份。
不过,关于这部电影的后续情况吴焯这边却是已经不再过于关注了。
他只是每个周末关注一下票房走势就行。
其他时间,他则是投入到了自己的演唱会准备当中。
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次演唱会。
吴焯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
不论是演出的服装,伴舞团队,歌曲的挑选。
这些东西他都选择了亲自过问。
伴舞团队方面,因为这次巡演有很多场次都在国外,吴焯让索尼唱片邀请了一个国外顶级的伴舞团队。
这个伴舞团队在业内都很有名,参与过国外不少顶级歌手的演唱会伴舞。
当然,价钱也贵。
但贵有贵的道理。
吴焯跟他们排练了一次,便确定了选择这个团队,还与他们的队长聊了一阵,打算签一个长期的合同,以后的演唱会伴舞都可以交给他们。
除了伴舞,演唱会的嘉宾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为了保证演唱会的质量以及噱头,除了少数嘉宾由公司决定外,其他大部分嘉宾都由吴焯来确定。
他能请的,就自己打电话请。
如果不熟的,则交给华研唱片与索尼来搞定。
而在这方面,不论是华研唱片还是索尼都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