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万人迷一心想搞事业[快穿] > 8090(第4页)

8090(第4页)

如果这两个能联合在一起,那叫王炸啊,一想到自己可以一边拿药吊着人的命,一边给人做手术,她就觉得生物制药势在必行了。

不过在这之前,她打算还是先拿到那个行医证书再说。

所以接下来林微又进了模拟室里练习了,它的好的地方在于,每次出现的病人都是可以刷新的,这意味着病人的情况也不同。

虽然是同样的手术,同样的病情,但是体质不同,难度也不同。遇到年老心脏能力本就衰弱的病人,又或者带有一些并发症的病人,林微这时候考虑到的问题就多了。

如何在这些情况存在的情况下,实现一个合理又有效的救治,这才是她应该思考的问题,而模拟室的评分也让她一次次朝着更好的目标前进。

从一开始的F+,到B,再到A,每一次都在进步,林微就感觉自己是在钢丝上行走。真的,她遇到一个病人,身体条件特别差,连采取射频消融术都有点困难,平时她可能只需要两个小时,但是那一次她整整在模拟室里待了四个小时,最终结果还是失败,勉强吊住了生命体征。

那种失败感,承受过一次,就不是很想再承受了。

这时,她就不再觉得射频消融术简单了,它这个手术是简单,但是病人的情况是复杂的,如果只是把它当成炫技,迟早都会翻车的。

因为这个,林微又在这个病人身上研究了许久,最后才研究出来了一条路,一个能把风险降到最低的路。

这是她第一次尝试跟传统术式不一样的术式,更甚至这还算不上是一种术式,只是她的一个大胆创新而已,不,应该说是疯狂。

这有点像濒临死路的绝徒最后的反击,做,还是不做?

做了,她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能保证他可以活下来,不做,他虽然现在能活,但是迟早也会死的,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林微还是没敢下手,她这个人喜欢求稳,不喜欢当赌徒。所以带着一些问题,她直接跑去问郑主任了。

比如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如果遇到类似的病人,又应该怎么做?反正问了许多个问题,不止是这个病人的问题,还有其它类似案例的问题。

郑主任一开始没把她的问题放在心上的,但是很快就惊讶了起来,没想到她居然已经考虑得这么深了。

而对于一个已经工作了大半辈子,见过病人不计其数,复杂案例不计其数的人来说,她的问题还是可以回答的。

所以很快,林微的问题就得到了全部解答了,听完了所有后,她眼里闪过思索。

所以这个办法确实具有可行性是吗?

第83章保姆侄女逆袭83

郑主任打了个补丁道,

“理论上是具有可行性,但目前为止没有人成功过就是了。”

有些病人的血管狭窄而且弯曲,不像普通人的血管一样通畅,而这时候按照常规的路,导管输送就很困难了。

不过这种病人几万人里都不一定能见到一例,有时候出现一例,都会让一些医学研究者当成是重要病例讨论,更多的人是把这个当做了禁忌症,不能做手术。

不过也有人提出跟她一样的想法,那就是换一条通畅一点的路,但是当血管脆弱,又细,又弯曲狭窄的时候,想要找到一条适合的路很难。

至少目前为止,一群人即使找到了相对合适的路,可还是都失败了,因为血管太细了,而导管虽然也细,但终究不如原有的那些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来得好进。

而老年人的身体很脆,经不起几次折腾。

至于她说的凝血功能差的患者真的不能做射频消融术吗?当然可以,但是风险太大了,谁能保证在导管输送中不会伤到血管,万一出血了,止不住血怎么办?

没人想要淌这一趟风险。

林微听明白了,但还是想尝试,因为相比于其它开刀做手术,射频消融术已经是微创,术后恢复好的手术了。

因为这个,她特意去查了一些资料,顺便还问了一下郑主任有没有相关的视频,她想看。

郑主任听到后有些惊讶,不过思考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可以。”换做普通人想看自然不可能,但是她是人才强基计划的参赛人员,她想看,并且想要学习,自然是要满足的。

所以没过几个小时,那些资料就送到了她的手上了,是一份u盘,里头不仅有发布的论文,还有那几场失败的手术的视频,病例以及检查资料。

有赖于最近一直看患者病例资料,林微还是会看一点点的心脏彩超,影像片的,所以很快看了起来。

“患者蔡某某,男性,74岁……”

“患者吴某某,女性,96岁……”

“患者杨某某……”

这些加起来做过类似手术的也就五台,而且全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病人,而这五台全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后来没什么人愿意做这种手术了。

也有人认为这个办法根本不行。

然而等林微看完了之后,还是觉得那些医学论文上讲得有道理,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