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没有什么,他可不信。
林微这时候也想到了什么,“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当初在川省实习的时候,心外科的陈永元主任邀请了我和汉绍市的郑主任一起联合做了台手术,那个病人身份挺不一般的。”
不过林微也没有挟恩求报就是了,那张名片都不知道被她扔到哪里去了。
卫老:“那就没错了。”这时,他就感叹她的运气了,实力重要,运气也挺重要的。像他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还在学校读书呢。
卫老想着什么时候带她去认识一些人,省得她虽然有那些名头在,可是一个人都不认识。
不过有一件事是真的,“你什么时候提升一下学历?”本科学历还是太低了。她要想进一步往前有,硕士只是最基本的,最好是要博士。
林微:“我再想想吧。”她大概率考个在职的研究生,不过专业,学校和老师这个,还得好好研究研究。
学临床?那生物怎么办?学生物,那临床怎么办?能不能两个都考研究生?最后林微上网查了一下,发现非全日制的研究生可以拿到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学位,放心了下来。
只可惜,卫老只招收博士生,所以她把目标盯在了窦教授上,至于临床,她想到了郑主任。不过因为现在时间还早,所以她也不着急。
她现在还在研究神经营养因子,不过最终还是放弃了,比起研究这个,她还不如弄一个伪神经细胞比较容易。
所以林微现在在研究人工神经支架和干细胞技术。
不过这也很复杂,性能需要符合生物可相容性,可降解性,力学强度,孔隙结构和生物活性。同时引导轴突向预期方向生长,释放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微环境调控,减少炎症感染。
这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所以目前来说,神经以及神经细胞移植的确是攻克这个疾病最好的办法。
因为这个,林微进入模拟室研究实验的时候就是在做这个手术了,虽然现实中她很难获取到她想要的材料,然而模拟室里无所不能。
她也不用担心手术失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所以直接动起了手。
结果没有丝毫意外,第一例,手术失败了,跟池博延同样的情况,只能说神经细胞是大脑里最复杂的细胞了。更别说它生存的地方也是人体中最精密的地方了。
感染出血,这是可以调控的,相对来说是小概率事件,那么如何让神经细胞在移植后活下来呢?
说到底还是大脑环境的差异,每个人体内都是不同的,所以还是要进行一个微环境的调控,让它适合神经细胞生长,就类似于将神经细胞从大脑中迁移出来,总得拿东西储存吧,而这个储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温度,不然不能存活,又或者存活率相对较低。
不过比起这个,林微选择了让神经细胞的强度更强一点,让它自适应这个环境。
第148章保姆侄女逆袭148
因为这个,林微又跑到了生物模拟室内进行实验了。她要的是将培养皿改造成类似于大脑的环境,中间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的偏差,而这丝偏差就是每个人之间的不同了。
她要的是一点一点的改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所以这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过有了模拟室这个作弊器,这一点也不存在了,所以在林微不知道经过多少次尝试后,终于培养出了一种生存力极强的神经细胞。
在到手之后,她看着这组培养皿,眼神也不由激动了起来,但与此同时有一种忐忑,害怕自己花了这么久时间培养的到头来还是失败。
可是不管如何,尝试也还是要尝试的,不是吗?
所以即使再忐忑,也还是踏上了手术台。
跟之前一样,她第一步还是修复颅脑的损伤,能修复多少修复多少,随后就是将这新培养出来的神经细胞植入病人脑组织内,动作小心翼翼,即使激动,也一丝颤抖都没有。
随着颅脑重新关闭,林微看着那个加速键,深吸了一口气,最终还是按下了。
如果这次还是不行的话,那她只能老老实实地研究人工神经支架和干细胞技术了。
不过结果到底还是没有让她失望,检查结果测试,病人脑海中神经细胞十分的活跃,这证明了她移植的神经细胞活了,而且还恢复得很好。
这时,只差最后一步了,林微看着自己制作出来的疗养舱,将病人放入了进去,这次心中是真的砰砰砰地跳了,如果这次还能成功的话,那植物人疾病就真的被她攻克了。
当时间被加速进行的时候,那个病人突然睁开了眼睛差点把她吓了一跳,不过很快而来的就是巨大的欢喜了。
“我攻克了,我攻克了,植物人这个疾病真的被我攻克了。”她想到的是全国上下几百万的植物人,要是他们都能苏醒,她的辛苦就不算白费。
但是林微高兴过后又很快回归了现实,三个月内的植物人还好,只需要在疗养舱里待一段时间就能苏醒,然而三个月后的植物人就不止需要疗养舱了,还需要颅脑修复,神经细胞移植。
前者就已经很考验手术者的实力了,全国上下能做这个手术的寥寥无几。而神经细胞只能移植,培育的时间也很久,短期内,至少在技术还没有进一步突破的时候,这个办法终究不能大范围的施行。
而且也很考验病人家庭的经济实力。
没事谁会捐赠神经细胞?还不是有利可图吗?当然,也不否认是有这么善良的人,愿意捐赠,但终究是少数。
因为这捐赠比抽血难度难一点,需要用上微创。技术差一点的,可能还要开颅,光是这一点就足够吓跑许多人了,而且即使要取,一个人的神经细胞还不够,还要取多个人的,一个人取一点,这样才能保障每个人的安全。
所以家属捐赠这一条路也走不通,除非一家人里有六个人愿意捐赠,倒还能勉勉强强达到最低的数值边缘。
不过相对这个,林微更建议说服那些本身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捐赠,这样提取的时候更方便些,只是顺手的事情。
从模拟室里出来后,她就是借用A大附属医院的公开招募植物人治疗实验,不过要求比第一次更加严格,除却有时间限制外,还有的是考察经济实力。(备注,治疗过程中需要高昂的材料费,医院无法直接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