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带着网咖回1950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旧事重提(第2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 旧事重提(第2页)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中国粮食产量至少要达到--亿八千万吨(包括红薯产量)才能保证尽可能少饿死人。(包括计算存量与外购粮食)

是的,即便是破晓基地里最乐观的专家,都不敢保证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不饿死人。只能说是少饿死人。

现在国家就做好两手准备。第一就是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抗旱和防洪都要做好准备。都已经提前这么多年了,-定要做好。

第二就是要尽可能的多储备粮食。向现在这样的外购粮食就是重中之重。

印度出口粮食我们就买,拿各种工业产品和医药、化学品和他们交换。能换多少是多少,只要日本的船队能拉的过来,那就拉。

这也算是日本解放后对中国的好处之一了。日本有大型运输船队,中国现在却没有。

要在1959年之前,尽可能的多储备粮食,这就是共识。

而除了这些技术上和储备上的硬性指标之外,还有-个东西是李锐要做的。

那就是李锐打算提交-一个议案,最好能在1958年就落实实施。

那就是关于农村交公粮的问题。

元时空之中,大家一直在说新中国建国之后是剪农业的剪刀差来补贴工业。其中有两点是最重的,-个是农村交公粮,另一个是农村的免费劳动。

缴公粮这种事情是元时空之中很多60后70后农村出生的新-代记忆最深刻的事情。

很多人对交公粮的记忆都很不美好。因为农村交公粮是会被挑三拣四的。

有的人当了官就忘了本了。

对农村上交的粮食橫挑鼻子竖挑眼的。甚至-一些人和封建时代的小吏-样,在收公粮的时候还要收农民的好处,不然就说你的不合格,要重新弄。

来来回回的要折腾死你。很多农民是经不起这样折腾的。毕竟运送百多斤粮食去乡镇或县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来回跑几次要耽误多少事情啊。只能是贿赂了事。

虽然贿赂的东西不多,毕竟那时候的农民能有什么东西啊。有时候是一些旱烟,有的时候是一些麦芽糖。看着感觉不值钱。但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啊。

而且这些人会严重的影响政府在老百姓中的公信力。所谓小恶变大恶,就是如此。

李锐打算提出法案对农村交公粮政策进行修改。第是从定量缴公粮,改成按实际产量缴纳公粮。

所谓的定量缴公粮,是国家制定-个标准,比如说每亩上交--百斤粮食。那么就所有公粮都按照这个标准来缴纳。

如果有的农民因为今年出了点问题,导致一一亩地只有三百斤产出,那么也要按照每亩一百斤的标准来缴纳。

如果种的好,-亩产出六七百斤,也是按照--百斤来缴纳。

这种缴纳的方式其实很不合理。(这也是元时空浮夸风盛行的原因之一,反正公粮是定量的,吹牛不上税)

气候不同,种植环境不同,土地条件不同,化肥用量不同。不要说省和省之间的差别了,就一一个县城里的两个村子都能有天差地别的差距。

每亩地多缴还是少缴个几十、--百斤粮食,对现在的农民来说可能就是饿肚子和吃饱饭的巨大差别。

现在中国的客观条件来说,想要全面取消缴纳公粮的制度是不可能的。国家负担不起没有公粮后的吃饭问题。

但是剪刀差却不能在这么剪下去了。至少不能剪的这么狠,要让新中国的农民也更多的享受新中国的进步。而不是一-边剥削农民一-边把城里人变成[老爷阶级]。

自己没和网咖来这个时空农民很惨,要是自己来了,中国农民还那么惨。那么我李锐不是白来了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