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农活很吃时节,农忙的时候确实很忙。但是农闲的时候也确实很闲。闲下来的时候又不能创造多余的价值。有一点见识,愿意多听-些广播学习的村干部都意识到了这点。
大量空闲劳动力闲置在农村是一种浪费。
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浪费,也是对村民自身的一种浪费。集中力量-起做事,明明三十个人就可以做完,但是因为劳动力多,就变成五十个人一起做。
这样一来难免有人会偷懒。因为劳动力有盈余,有人少干一点也没人发现。
而且其他村又不像彭家村一样有其他产业安置劳动力。
公社组建起来,剩余劳动力除了修水库、修路之外其实并没与太大用处。
这其实是现在新中国发展的重要瓶颈。
国家-边希望解放农村劳动力进城,但同时城里的工作岗位增加速度又不够快不够多。即便是本时空之中增加的工作岗位已经很多了,很多城市出现了用工荒开始下乡找农民进城工作。
在工厂接受培训后成为一-名工人。
但是这个数量依旧不够多。因为新中国现在六亿人口中,有四亿多的农民。农民占据中国人口数量的绝大多数。
农民是中国的底牌,元时空之中几次重大经济危机,最后都是由农村兜底。比如三次上山下乡,看的浅一点的说是政治问题。
看的深一点的就知道是当时城市经济崩溃,让知情上山下乡,让农村养活这几千万人口。
因为主席崇高的威望,他挥一挥手,三千万知青跟着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了。但是后来毛主席走了,经济危机又爆发了。没人能再让他们上山下乡了,几千万知青还要返城,全国工作岗位吃紧。于是元时空之中最混乱的八十年代开始了。那个黑社会遍地,治安-塌糊涂的时代出现了。
而在本时空之中的农村发展比元时空好不少,而破晓基地的学者们也希望减少剪刀差。能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但是公社劳动力剩余问题不解决,那始终是个麻烦。尤其是国家现在推广农机的速度也变快了。以东北黑龙江现在的垦殖场为例。
因为农业机械的推广,-一个农业工人处理上百亩土地已经不是奢望了。
人力资源投入变少,生产效率反而变高。
所以,经过前期中国对外输出劳动。包括建设中国商场、去法国建设电视墙、影剧院等等。
中国已经开始向国外输出劳动力,并且也受到了那些国家的认可。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苏联在内的几个国家的谈判也终于谈了下来。
苏联因为劳动力缺乏,很多基础建设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做。其实苏联中央是很希望去扩建基础建设的。尤其是本时空之中有了中国的轻工业输血进苏联之后。
苏联也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垃圾的物流状况。希望能修建新的铁路、公路、桥梁。还有苏联工人现在也迫切的希望住上更好的楼房。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去做。而苏联最缺的就是人力。他们各
方面都是拙荆见肘。
当杨静把这些情况都说完了之后,在场的村干部们面面相觑。
"所以,杨村长你的意思是国家希望我们出人力去外国修路去?但是咱们不会外国话啊。"老杨支书挠了挠脸庞。
杨静点头:“是的。出国务工,由国家统一管理。出去务工的人员服从管理,不需要会外国话。出去务工者,即便只是普通的体力劳动,在外国务工时月薪资最低也在七十元人民币,同时包吃包
住。各位都是老干部了,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杨静环顾四周,看着-众村干部道:“目前政策就是如此。你们要不要去动员村民去外国务工,就看各位的了。
现场突然之间变得很安静,老杨在内的许多村干部开始吧嗒他们的旱烟。这事儿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就看村民怎么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