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蛋,你这钱打算咋算花啊?都工作好几个月了,你也存了几百块了吧。"大许突然问道。
建筑工地这里除了他们的食堂和宿舍之外,最近新开了-个小卖部。卖各种日杂,算是满足工地上几千人的需求。
食堂里是不提供酒和饮料,但是小卖部里有酒和小零食卖。有些工人发了工资之后会买些酒来喝。
但是大许和葛蛋都把钱存的很紧,基本没有在小卖店花过钱。
“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钱让队里帮我都存银行去。到是你,大许。你一家还指着你的钱过日子呢。你是不是还是汇款?快过年了呢。”
在葛蛋的提醒下,大许才忽然意识到,已经快要过年了。1958年的春节要来了。
原本领了工资还很开心的许多人,突然就都沉默了下来。
对于这一代的中国农村人来说,有一种故土难离的情感。因为他们害怕外面未知的世界,也害怕远离自己的故乡。
即便是他们现在来苏联务工了,他们也总是想着家乡。他们是为了赚钱而出来的。想的是给自己给家里博一个更好的生活。
在葛蛋的提醒下,很多人突然意识到春节到了,年关年关,一年一关。
“走!去给家里汇钱去!今年不能让我家的婆娘、孩子、爹娘过上肥年,那我不是白来了吗!”
许大有当机立断。
不仅仅是他,原本很多心疼国际汇款那些手续费的人咬了咬牙,也做出了给家里汇款的决定。
葛蛋不需要给任何人汇款,反正他家在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时期,要么是被日本人打死了,要么是被反动派抓壮丁弄死了。这天地间赤条条的,他是什么都不在意。
。。。。。。。
中国,彭家村。
许大有的家中,二十四岁的秀莲正在纳鞋底,给自己的双胞胎儿女准备过年的鞋子。
虽然镇上有直接卖现成的小孩)L鞋的。但是那毕竟是要花钱啊。
农村人还是能省则省吧。
“秀莲啊,我给你把水缸都挑满了。"秀莲的父亲卸下了扁担,他揉了揉肩膀:“这许大有也真是,-跑就是好几万里地。还一去五年。这家里没个男的,做点体力活都不方便。你那公婆身体也一
般,这家要苦了你了。”
秀莲给老父亲打了一杯水让父亲歇歇。
“爸,大有哥说是出去赚大钱。要给咱们娘仨奔-个好前程呢。“秀莲还是向着自己的男人说话。
但是她老爹却是不满:“出国给人卖苦力就是好前程?瞎讲!这出去都快四个月了吧,钱呢?就靠他许大有留下的那点钱,不够用的吧。你带着一对儿女,还有去上工赚工分。这许大有欠你欠太多
了!”
“爹,这夫妻哪有说什么欠不欠的。“秀莲给老父亲捶捶肩:等大有哥回来,你别给他脸色看。
“哼,我给他脸色看?他回来都五年后了,指不定我都死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谁给谁脸色看呢。"秀莲父亲哼哼道。
就在秀莲父亲还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秀莲的二哥举着一封信跑了进来:“三妹,三妹!大许来信了。我在队上干活,帮你把信拿过来了。”
秀莲直接从二哥手上把信件抢了过来,她迫不及待的拆开。而她的神色很快震惊了。
秀莲的老父亲好奇道:“大许那小子写了什么?就报平安啊?”
秀莲看着父亲摇摇头:“不止保平安,大有哥汇款来了。说让我去县里取。但是这钱太多了,我不敢。二哥你那天有空陪我一一起去吧。”
二哥和父亲对视一眼道:“能有多少钱啊,一百?一百五?”
秀莲道:“三百五十块!大有哥寄来了三百五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