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凤谋金台 > 160167(第11页)

160167(第11页)

他们这段时间没见过面,可他们之间的默契,旁人永远无法替代。

沈溪龄盯着他,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与过去大不相同。曾经那个还能为一封私信失眠、为一句玩笑而脸红的皇子,此刻却端坐如雕像,冷酷、孤绝,甚至带着帝王独有的疏离与戒备。

殿外的风更急了,吹灭了廊下的一盏灯,整个东宫内,变得昏暗。

可东宫外,艳阳高照。

李起年的背影,被烛火拉得很长,孤单得像要被黑暗吞没。

一个在宫墙之内,将杯中酒饮尽,苦涩压在心底。

一个在关道之上,策马向前,不能回头。

从长安到西陲的官道像一条灰色的长带,蜿蜒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之间。

半月的行军,徐圭言才真切感受到战马的热气、盔甲的沉重,以及黄土路上那股永远挥之不去的风沙味。

傍晚时分,大军在一片空旷的河滩扎营。炊烟自铁锅里冒出,军士们围坐在篝火旁,拆开干粮,低声交谈。

徐圭言从马上下来时,营中立刻响起一阵窸窸窣窣的私语。她走过去,几个年轻士兵忙不迭起身行礼,但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

“宇宙大将军,您请这边坐。”一名副将硬憋着笑,把一块干净的木墩搬过来。

徐圭言挑眉,淡淡应了一声:“多谢。”

她心里清楚,这个称号一开始是讽刺,如今在军中传得飞快,已经成了半个笑话。可她并不急着反驳,反而在心里默默想:笑吧,等到真打起来,这几个字就能砸在你们自己嘴上。

晚饭是煮到半生不熟的羊肉和硬得能砸人的饼,徐圭言咬了几口,嚼得下巴生疼。她不说话,只默默地看着对面几个士兵狼吞虎咽的样子。

忽然,一阵哄笑从另一堆篝火那边传来,隐约能听见有人学着尖细嗓音念圣旨:“……特封徐圭言为——宇宙——大——将军——”最后一个字拖得老长,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她抬眼看去,几个老兵正拍着大腿乐不可支。副将有些尴尬地低声说:“将军,他们没恶意,就是……”

“就是觉得好笑。”徐圭言替他说完,语气平静,“笑没关系。打过一场仗,你们再笑看看。”

篝火的光映在她的脸上,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锋利。那几个士兵被她淡淡地扫了一眼,笑声竟慢慢止了。

夜更深,西风卷着沙石拍打帐篷,带来隐约的马嘶声。徐圭言披着斗篷在营外巡查,看见几名新兵冻得直打颤。她没说什么,只吩咐副将把备用的厚披风分下去。

副将小声道:“将军,您这衣服……”

“我的兵,不能被冻着。”徐圭言淡淡回了一句。

她回到主帐时,案上摊着地图,几支油灯在风口摇曳。她伸手压住地图的角,目光顺着路线一直延伸到那片被标记为“吐蕃”的高原地带。

她坐下来,长叹一口气。

冯知节走得那么急,圣旨又下得那么快,他现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冯竹晋也是,不知道他在路上要怎么过。

第一天清晨,军号响起,天边泛起鱼肚白,徐圭言戴上头盔跨马,铠甲在晨光里闪着寒芒。

几个昨夜还在暗笑的士兵,望着她背影时,表情里已多了几分凝重。

四个月后,他们终于到了吐蕃和后唐的边境。

黄沙漫天,吐蕃边境的风呼啸着卷起尘埃,白雪也在其中,更轻。

徐圭言骑在马上,目光如炬地望着远方绵延的戈壁,心头却沉甸甸的。

一旁的副将徐锋肃立,他眼神坚定,暗中已经联络了留守的精锐部队,“将军,我们能稳住阵脚,但不能再等朝廷指示拖延。”

“对。”徐圭言轻声应道,“我们不能只靠镇压,必须找到疏通的办法,才能稳固民心。”

见到冯知节留下来的小部分精锐部队的人,徐圭言悬着的心才落下来。

“崔彦昭?你怎么也在这里?”她分明记得他留在了长安。

崔彦昭行礼后,毕恭毕敬地对徐圭言说:“听闻大将军来这里征战,作为从前的下属,理应随您而行,为您鞠躬尽瘁才是。”

多的话崔彦昭说不出来,徐圭言看着他,真诚的笑容在她脸颊上显露。

两人相视一笑。

这条路再难走,也是会有同伴的。

然而,在遥远的长安城,朝堂上的风暴并未平息,权力的博弈仍在继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