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旦俄罗斯革命开始,所有人將忙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不管怎样,汉斯还是想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陪在路易丝身边。
“看来东部战线终將迎来终结。”
“是啊,一旦东部战线结束,法国与义大利的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届时,战爭便会走向终结。”
“不过,我们真的要容忍让红色分子掌控俄罗斯吗。。。。。。”
“在日俄战爭时,我们不也曾与日本联手做过类似的事情?更何况,他们的內部向来不太安稳,统治能维持多久还未可知,或许他们会重蹈巴黎公社的覆辙也说不定。”
听到“俄罗斯即將崩溃”这个消息,会议室里响起了充满希望的声音,仿佛这场可憎的世界大战即將落幕。
不过,这种过分乐观的论调,未免显得天真。
在汉斯看来,即便俄罗斯爆发革命,东部战线短时间內仍將持续。但说到底,这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话说回来,法国的情况如何?我听说去年年底,尼维勒被任命为总司令?”
“情况似乎不太妙。”
由於奥匈帝国並未直接参与西线战场,施蒂尔克总理对那边的局势了解不多,於是格雷大臣出声回答。
“法国政局似乎又有变动的跡象。”
“什么?杜梅格才上台不到两个月吧?”
“由於法国推行无限制潜艇战,导致与美国关係恶化,反对派因此开始蠢蠢欲动。事实上,关於无限制潜艇战,法国国內早就爭论不休,因此现政权的地位並不稳固。”
“法国人,真是。。。。。。”
听到这件事,向来对法国充满厌恶的英国人与德国人,不约而同地发出嘲笑,摇头嘆息。
毕竟,法国政局动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格雷大臣,杜梅格的继任者有可能是谁?”
“听说是亚歷山大·费利克斯·约瑟夫·里博(alexandre-félix-josephribot)。他曾在1892年、1893年、1895年三度担任法国总理。”
不过,据汉斯了解,他好像每次任期都不足一年便草草收场。
里博。。。。。。里博吗。。。。。。
“看来尼维勒的日子不好过了。”
“您是指?”
“据我所知,里博並不太喜欢尼维勒。”
这意味著,尼维勒此刻必然焦头烂额。
若是运气不好,他甚至可能在毫无建树的情况下便被撤换。
“尼维勒很可能会孤注一掷。”
“没错,不过无论如何,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好事。”
敌人的不幸,正是他们的幸运。
“为了最大化利用这点,我认为我们协约国必须比以往更加团结。”
“您是指上次提到的『联合军总司令』?”
当然,这个位置理所当然应属於德国军队。
英国对此倒也没有反对的余地,毕竟,他们在伊普尔战役留下的耻辱记录让他们无话可说。
儘管新任英军远征军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皱了皱眉,但他也未出言反对。
“最有力的候选人,自然是参谋总长法金汉。”
“毕竟,他至今都在稳健地领导这场战爭。”
当然,法金汉的军事思维,导致他缺乏对人心的揣摩能力,不过这个缺陷在汉斯看来可以弥补。
只要引进经验丰富的鲁登道夫就行,正好由他来查漏补缺。
“接下来是北非战线,目前进展顺利。前不久的的黎波里已举白旗投降,义大利军与法军纷纷逃往突尼西亚。”
“那么,接下来要推进至突尼西亚与阿尔及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