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
“总理阁下,外长阁下,公海舰队传来紧急报告!”
“发生了什么事?”
“就在刚刚,rms茅利塔尼亚號被法国潜艇击沉!”
“哦。”
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汉斯甚至一时忘记了兴登堡的事,微微张开嘴唇。
法国啊,法国。。。。。。
你们终於还是,迈出了这一步。
。。。。。。
rms茅利塔尼亚號(rmsmauretania)。
这艘客轮隶属於英国航运公司柯尼德航运(cunardline),是因“卢西塔尼亚號(rmslusitania)”沉没事件而闻名的rms卢西塔尼亚號的姊妹舰。它曾长期保持象徵大西洋最速客轮的“蓝丝带奖(blueriband)”纪录,这也是它最广为人知的荣誉之一。
嘎——轰!
“救命啊!”
“船在下沉!”
而如今,这艘闻名遐邇的茅利塔尼亚號,正伴隨著人们悽厉的惨叫,在爱尔兰近海缓缓沉没。
甚至没有时间放下救生艇。
法国潜艇发射的鱼雷,足以在瞬间將这艘由英国和柯尼德航运倾力打造、旨在对抗德国豪华远洋客轮的庞然大物,送入戴维·琼斯的海底宝库。
如果说在原本的歷史中,卢西塔尼亚號因u型潜艇的攻击而沉没,而茅利塔尼亚號得以倖存。那么如今,仿佛是为了维持某种“平衡”一般,这次茅利塔尼亚號成了牺牲品,而卢西塔尼亚號反倒活了下来。
当然,对於那些正隨著船体一同沉入冰冷海水、死於失温与溺亡的茅利塔尼亚號乘客和船员来说,这种“平衡”未免太过残酷。
但法国潜艇之所以攻击茅利塔尼亚號,也並非毫无理由。
因为现如今的rms茅利塔尼亚號,早已与姊妹舰卢西塔尼亚號一道,被军方徵用,改装为运输舰,用於运送军队和物资。
事实上,將客轮徵用於军事用途,无论是作为运兵船,还是改装为医院船,在当时都十分常见。
就连德国自己,也曾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將在茅利塔尼亚號之前持有“蓝丝带”纪录的ss威廉大帝號(sskaiserwilhelmdergrosse),直接改装为巡洋舰投入使用。
更何况,茅利塔尼亚號不久前才刚刚往加里波利战场输送了英国、澳大利亚与纽西兰的士兵,如今又满载武器,从美国驶往英国。
而按照国际法,哪怕是民用商船,只要运输军需物资或士兵,就可以被视为合法攻击目標。
“法国袭击了民用客轮!这违反国际法!”
英国毫不犹豫地大肆谴责法国,摆出一副正义受害者的姿態,就像当年卢西塔尼亚號沉没时一样,矢口否认船上载有武器,装作毫不知情的无辜者。
但此刻,真正关键的问题,並不在於英国到底有没有通过茅利塔尼亚號运送武器。
而在於,这艘船,是“从美国”驶往英国的,理所当然地,船上载有相当数量的“美国公民”。
要知道,美国早已因法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吃过多次亏,甚至严正警告法国,禁止攻击搭载本国公民的船只。
而如今,法国再次无视警告,导致美国公民伤亡,这向来容不得自己国民被杀害的美国,怎可能就此罢休?
在俄国革命搅得欧洲列强焦头烂额之际,大洋彼岸的新大陆,这个拥有无穷潜力的角色,將会做出何种反应?
全世界屏息以待,既期待,又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