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儘管托洛茨基的革命资歷与列寧相当,但布尔什维克的领导权最终还是牢牢掌握在列寧手中。
事实上,此时能与托洛茨基勉强称得上交好的,恐怕也只有列寧,以及民族人民委员约瑟夫·朱加什维利,如今更倾向於让人称呼自己书中笔名“史达林”的那位。
当然,后者看起来更像是被托洛茨基半强迫般地维持著关係罢了。
无论如何,托洛茨基似乎也没有与列寧在此刻辩论的打算,最终只是长嘆一口气,开口道:
“明白了,主席同志。我这就向汉斯·冯·乔传达您的指令。”
告诉他,这场战爭,是时候该结束了。
。。。。。。
1914年4月23日。
终於,从俄罗斯传来了那场期待已久的和平谈判的消息。
没有任何拖延的理由。
汉斯立刻前往了约定之地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而在那里与他见面的,便是可以说堪比列寧的革命象徵。
“初次见面,汉斯·冯·乔部长。我是人民委员会外交人民委员,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
“很高兴见到您,托洛茨基委员。您的名声,我早已久仰。”
对於那些一听到“革命”二字就避之不及的人来说,他的名字更像是一种恶名。
但无论如何,既然这场谈判仍旧由托洛茨基出面,那看来今天的协议是无法达成了。
以这位先生的性格来看,汉斯认为自己的提议恐怕只会让他勃然大怒,绝不可能接受。
“砰!”
“你是在开玩笑吗?!这种荒唐至极的屈辱条约,我们绝不可能接受!”
果不其然,托洛茨基的脸涨得通红,愤怒地砸向谈判桌。
要是他的力气再大一点,恐怕桌子都会“咔嚓”一声碎裂开来。
而要是让列寧亲眼看到这一幕,恐怕只会忍不住双手掩面,满脸绝望。毕竟他曾千叮嚀万嘱咐,要求托洛茨基务必带回一纸和平协议。
“我们苏维埃外交人民委员会,拒绝接受如此屈辱的条约!”
“没错!”
並且可惜的是,列寧派给托洛茨基的那群“红色同志”,態度也如出一辙。
这对於仍在彼得格勒战斗的战友们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
“托洛茨基委员,我可不是来这里闹著玩的。这是协约国的正式停战条件,我们不会接受任何妥协。”
“但这也太过分了!承认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的独立,我们可以接受。把乌克兰的一部分割让给波兰和罗马尼亚,我们也可以考虑!可將整个白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让给波兰,再把剩余的乌克兰领土全部独立?甚至连乌克兰的土地都不是的克里米亚半岛和罗斯托夫地区也要划给乌克兰?更別提让高加索三国独立——那里根本没被德国军队占领过!”
“这有什么问题?
我已经大幅削减了战爭赔款,不是吗?”
“问题?哪里都有问题!”
当然,托洛茨基的表情也说明了,他根本不在乎这一点。
“这份条约和这场谈判本身就是个笑话!作为苏维埃的外交人民委员,我可以断言,我们绝不会接受如此屈辱的协议!”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俄罗斯更愿意继续战爭,而不是迎来和平?”
听到汉斯的话,刚才还喋喋不休的托洛茨基终於闭上了嘴。
是啊,作为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他应该比谁都清楚。
在战局已经无法逆转的情况下,继续战爭只会让俄罗斯的处境更加不利。
“恐怕您搞错了一件事,俄罗斯是彻彻底底的战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