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草芥称王小说TXT最新章节列表 > 第132章 江南消息(第5页)

第132章 江南消息(第5页)

的监听站旧址,如今改建为“回声驿站”

,专收跨境逃亡者的口述史料。

站长是个白发苍苍的老翻译,名叫沈兰,五十年前曾参与审讯一批“思想犯”

,晚年悔恨不已,遂投身记忆修复工作。

她见到阿启,老泪纵横:“您来了就好。

昨天有个老太太从海外回来,带着一箱旧信。

她说她丈夫是六十年前逃出国的知识分子,一生未敢归乡,临终前唯一愿望是:‘把我写给祖国的信,交给一个还记得真相的人。

’”

她取出一封信,信封泛黄,邮戳模糊,收件人写着:“致未来中国的良心”

阿启拆开,见信中写道:

>“我从未背叛我的土地,我只是逃离了它的谎言。

>我在异国教书三十年,教华人子弟读唐诗宋词,讲孟子曰‘民为贵’。

他们问我:‘中国现在怎样了?’我无言以对。

>但我始终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走遍山河,把被删去的名字一个个找回来。

>如果你读到这封信,请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在走。

>我们都在看着,都在等着,都在记着。”

阿启读罢,将信贴在胸前,闭目良久。

当晚,他在驿站屋顶架起一台老式广播机,接通电源,拨动频率,向夜空发出一段简短录音:

>“我是阿启。

>林照的学生们还在背诗,

>李志远的母亲还在等他回家,

>西岭村的孩子们学会了问‘为什么’,

>而你写的信,我已经收到。

>中国没有忘记你,

>因为有人不肯遗忘。”

信号微弱,却穿越群山,飘向未知远方。

数月后,阿启回到记忆传承馆。

门前景象已大不同:环形碑墙扩建三倍,新增的名字密密麻麻,如蚁行于石;庭院中建起一座露天剧场,每日上演民间编排的历史剧;馆侧开辟“忏悔角”

,数十位加害者后代自愿前来陈述家族隐秘,请求公开。

更令人震动的是,一份名为《全民归名计划》的倡议在全国蔓延。

数百个城市同步发起“名字回家”

行动:掘旧坟、查档案、访幸存者、复族谱。

甚至有考古队利用地磁探测技术,在废弃监狱遗址下发现大量无名尸骨坑,初步估算逾万人。

阿启受邀出席首场遗骨认亲仪式。

现场庄严肃穆,家属们手持照片与衣物碎片,逐一比对DNA样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