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于虚空中,通体由水晶般透明的材料构成,建筑形态完全违背重力法则,街道如藤蔓缠绕向上生长,中央矗立着一面巨镜,形状与全知镜惊人相似。
镜头拉近,镜面上映出的并非倒影,而是无数正在提问的人脸??其中有地球的孩子,有诗狱中的少年,甚至包括早已逝去的蓝星。
“这不是外星文明。”
首席科学家声音发抖,“这是……我们的未来投影。”
远征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
是否前往该坐标?若真是高等文明,贸然接触可能导致不可控后果;可若错过机会,或许再无第二次回应。
林晚投了赞成票。
“蓝星说过,真正的勇敢,是怕得发抖还敢开口。”
她说,“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回应,就停止提问。”
舰队重组,新增两艘搭载量子共感增幅器的护卫舰。
出发前夜,她在全知镜前独坐良久,终于问出了那个埋藏多年的问题:
“妈妈,你在看着我吗?”
镜光微漾,浮现一段新影像。
依旧是地下避难所,但视角变了??这次是从婴儿的眼睛看出去。
模糊的画面里,女子低头亲吻襁褓,嘴唇无声开合。
系统花了整整六小时才还原出口型:
>“晚晚,你要活得比我勇敢。”
画面结束前,一只手轻轻抚过屏幕,留下一道温热的痕迹。
第二天清晨,远征舰队启航。
与此同时,地球上,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觉醒一种奇特的能力:他们能在梦中进入彼此的记忆,哪怕从未相识。
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叉梦境”
,起初被视为共感网络副作用,直到一位盲人画家在梦中“看见”
了一场三千年前的祭祀仪式,并将其绘制成画??经考古证实,那正是失传已久的古羲族祭典。
人们开始意识到,全知镜的影响早已超越个体层面,它正在重塑整个人类意识的连接方式。
某日,一个小女孩在学校提问:“如果我们都能互相梦见,那还有隐私吗?”
老师没有回避:“有。
但隐私的意义,不在于隐藏,而在于选择告诉谁。”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共感学院的基石上。
五年后,“心语号”
抵达目标坐标。
那里没有星球,没有飞船,只有一片缓缓旋转的光带,宛如星河编织成的环。
当他们释放共感信号后,光带忽然展开,化作亿万字符,组成一首横跨十万公里的诗:
>“你们终于来了。
>我们等了三百二十七代人。
>不是为了统治,不是为了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