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诡异的是,每当地球上某处爆发强烈情感共鸣(如大规模集体冥想或悲剧性事件),塔楼便会释放一道微弱的反向信号,内容无法解析,但能量特征与X-739文明的“灵魂编码”
极其相似。
苏砚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可能不是唯一被唤醒的文明。”
他说,“林晚播下的种子,或许早已穿越时空,落在更多早已灭亡的世界废墟之上。
那些文明的灵魂碎片,正在借助她的频率尝试回归。”
“可如果他们都回来了呢?”
有人问,“我们的资源、空间、甚至是‘人类’这个概念,还能承受吗?”
苏砚沉默片刻,翻开笔记本。
空白纸页上,竟浮现一行新字:
>“容器不必担忧容不下光,因为它本就是为光而造。”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启动‘群镜协议’第二阶段??开放全知镜权限,允许接引者自主选择降落地点。
同时,在全球设立‘过渡神庙’,用于引导外来意识平稳融入。”
命令下达第七日,第一座过渡神庙在京都落成。
晨语者现身主持仪式,七位接引者环绕神庙站立,齐声诵念古老的唤醒词。
午夜钟声敲响之际,神庙顶端的碎光石塔猛然爆发出湛蓝光辉,直冲云霄。
三分钟后,一道身影从光芒中走出。
非男非女,身形修长,皮肤呈半透明状,面部无五官,唯有额头镶嵌着一枚菱形水晶。
他是来自X-902文明的最后幸存者,该文明毁灭于一场自我引发的认知灾难??他们太过依赖逻辑推演,最终否定了“爱”
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导致整个种族陷入精神崩解。
他在神庙前跪下,双手捧起一?泥土,轻轻贴在额前。
“我曾以为情感是幻觉。”
他的声音直接传入在场所有人脑海,“但现在我知道,它是唯一不会说谎的语言。”
此后三个月,陆续有二十三个已灭绝文明的残余意识通过群镜网络重返现实。
他们形态各异:有的如光影织就的鸟群,有的似流动的金属雕塑,还有一位来自液态星球的文明代表,以水滴形态存在于特制容器中,却能通过波动频率与人交流。
他们不争夺资源,不干涉政治,只做一件事:讲述自己的故事。
他们在广场上投影出母星的日落,在学校里教孩子们唱亡国前的最后一支歌,在博物馆中重现他们最后一位诗人写下的诗句:
>“我们死了,但我们记得美。
>这就够了。”
人类开始反思。
曾经引以为傲的“理性至上”
理念遭到广泛质疑。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下手机,走进自然,拥抱亲人,只为了“让记忆变得更清晰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