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 168 敲诈本官许克生以权谋私(第3页)

168 敲诈本官许克生以权谋私(第3页)

2。每县设一所“炉火学堂”,培训匠人、医辅、巡查员;

3。推行“煤券制”,贫户凭券免费领取燃料,防止奸商囤积;

4。开放“民众质询日”,每月初一,地方官员须面对面解答百姓疑问。

诏书末尾写道:

>“政非一人之政,乃万民共治。炉火可暖屋,亦能照心。愿吾民不盲信,不轻疑,手持光明,共筑长安。”

举国振奋。

扬州盐商自发捐资千两助建工坊;苏州织户联名请求引入炉火以保冬纺;甚至连云南土司也遣使进京,求购二十座炉带回边疆。

唯有北平,依旧沉默如铁。

二十三日,姚广孝悄然返府,面见朱棣。

“殿下,南方便宜尽失。民心归附,制度成形,再无破绽可寻。影鸦折损,内线凋零,粮道受查,毒物难入。若再强攻,恐损根基。”

朱棣负手立于庭中,久久不语。良久,方道:“你可知我最恨什么?”

“何?”

“不是失败。”他缓缓转身,“是我明明看得清局势,却无力扭转。董桂花那厮,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不怕死,心中只有一件事??把这件事做成。这种人……最可怕。”

“那便只能等。”

“等?等什么?”

“等天变。”姚广孝低声道,“天下大旱三年,蝗灾频发,百姓断粮之时,便是仁政崩塌之日。届时饥民流离,疫病横行,纵有千炉万药,也救不得性命。那时殿下再开仓赈济,举旗南下,谁敢不从?”

朱棣闭目,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好。传令下去,暗蓄粮草,收拢流民,养兵秣马。十年不行,就等二十年。”

“只是……”姚广孝迟疑,“若南方始终清明,无灾无乱呢?”

朱棣睁开眼,目光如渊:“那就制造一场‘灾’。”

话音未落,门外急报:

**辽东急奏,建州女真突袭抚顺,焚村劫粮,杀守军百余人,现屯兵边境,蠢蠢欲动!**

朱棣抚掌而笑:“天赐良机!边患一起,朝廷必调兵遣将,耗饷百万。我可奏请协防,借此扩军;又可散布‘南粮北调致民饥’之论,动摇新政根基。一举两得!”

但他不知,这份军情快报,在抵达兵部的同时,也落入了董桂花手中。

而且,经过林仲景与边镇医官比对,发现所谓“焚村死者”的尸检报告显示:

-死亡时间集中于三日前深夜;

-尸体口中均含未消化的蜂窝煤残渣;

-创伤多为死后补刀,真正死因竟是中毒窒息。

“这不是女真劫掠。”清扬咬牙,“是有人假扮蛮夷,用毒煤杀人,嫁祸边患!”

“目的呢?”万珊翔问。

“逼朝廷开战。”董桂花冷冷道,“一旦启战端,财政必然紧张,新政经费首当其冲被削减;同时征兵拉夫,民怨滋生;再加上‘南粮北调’的谣言,正好打击煤政民心。而真正的女真,反而可能被激怒,真的打过来??那时,天下大乱,朱棣便可名正言顺‘勤王’。”

“简直丧心病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