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贞观大闲人 > 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献计(第2页)

第八百四十九章 御前献计(第2页)

李世民想了想,欣然大笑:“好!此策甚妙,子正不愧是我大唐之栋梁英才,朕应该早点召你进宫奏对,也省得朕这些日子因为粮草之事而寝食难安。”

李素笑道:“臣不过是随意而说,陛下谬赞了……”

随即李素一愣,认真地问道:“陛下这次真的是在夸我吧?”

李世民此刻心情极好,哈哈大笑道:“这次确是在谬赞你,尔且放心收下。”

李素撇了撇嘴,然后道:“陛下既然决定今年冬天便东征,那就要赶紧办妥这些事了,如今已是夏末,离冬天不远矣,与诸国使臣谈判,还有传递消息,运输粮食等等事宜,少说要耗费几个月呢。”

李世民点头:“不错,朕马上就下旨,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扭头看着李素,李世民道:“你坐够了没?”

李素一愣,马上闻弦歌而知雅意:“臣这就滚。”

…………

李素刚走出宫门,便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匆匆进宫,李世民的速度果然快,这才多久便把两位宰相召来了。

李素急忙朝二人见礼。

房玄龄笑呵呵地朝他点头,长孙无忌的表现更是如沐春风,冯渡被刺一案李素与他暗中的较劲冲突,此刻他仿佛全忘记了,仍旧是一副慈祥长辈的样子,还肉麻兮兮的握住李素的手嘘寒问暖,李素尴尬地应付,背后冒了一层白毛汗。

长孙无忌越是如此表现,李素便越觉得忧心。

从此以后,他与长孙无忌之间的仇怨,只怕是难以化解了。,!

,不由点头赞道:“以战养战,确实是好办法,可搜刮焉耆国的国库和粮草,彼国百姓岂不是……”

“陛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谓‘仁义’,做做样子便罢,可此战关乎大唐国运气数,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李世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果然是个满肚子冒坏水的混账,心狠手辣起来比朕还厉害。”

“陛下谬赞了。”李素谦虚地笑道。

“你以为朕在夸你?”

李素笑道:“臣就当陛下在夸我。”

李世民哼了哼,随即沉吟斟酌许久,缓缓道:“此法……可行,至少能为朕多争取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年的时间,足够朕做许多事了,同时也为朕节省了不少粮草,甚善……”

李素想了想,又道:“还有关于东征的粮草方面……”

李世民一愣,欣然笑道:“子正连粮草都有办法解决?”

李素苦笑道:“臣只想到了权宜之计,既然陛下铁了心要东征,臣食君之禄,便不得不为陛下分忧,关于粮草,臣猜测国库所积恐怕不太够吧?”

李世民脸色顿时阴郁下来,忧心忡忡地点头:“不错,辅机与玄龄算了很久,尚有不少的差距,对高句丽之战事若不顺利,就差得更多了,民间麦子水稻一年两熟,你从真腊国引进的稻种目前还只是在农学里改良,尚未普及推行民间,纵然将明年两熟的麦子水稻算上,还是差了许多。”

李素想了想,道:“陛下为何不试着向别国购买粮草?”

李世民又愣住了:“购买粮草?”

“是啊,就跟乡亲街邻一样,哪家突然手短,临时找隔壁借点粮,通常都借得到的,国与国也是如此,咱们出钱买呀,买邻国的粮食,比如真腊国,占城国,林邑国等等,这些南方国度善种稻谷,而且每年所产结余不小,想必他们国库所存颇丰,陛下何不向他们购买呢?咱们花钱买,又不损大唐国威尊严,何乐而不为?”

李世民吸了一口气,眼睛顿时睁大了。

这个思路……很有创意啊。

满朝上下只想着如何从国内筹措粮草,却没一个人想过向邻国购买,大抵都是大国颜面尊严的原因,文武大臣们总觉得向别人伸手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弱了自己的威风一般,可是购买粮草哪里损了颜面?很正常的交易买卖关系呀。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可行,李素仿佛给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那个崭新的世界里……好多的粮食啊。

困扰李世民最久的问题便是粮食了,其他的诸如兵源,军械,攻伐等等,那都不叫事,粮食才是关键。

此刻李素一句话,顿时令李世民茅塞顿开,只觉上下通透,感觉嗨爆了。

随即李世民不知又想起什么,脸色继续沉了下去。

“国库粮草不足,钱财……也不足呀,拿不出钱来,如何向邻国购买?”李世民的脸色难看道。

李素重重叹气,要什么没什么,你当什么皇帝,改行要饭去好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