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柴刀流漫画大师 > 第136章 现实的反应(第3页)

第136章 现实的反应(第3页)

当晚,铃木在医务室沉沉睡去。梦中,他又回到了那个冬至夜。雪依旧下着,铁栏冰冷刺骨。但他不再徘徊,而是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里面站着十三个孩子,每人手中捧着一块陶土。

“我们在等你。”小满说,“要一起做新年第一双木屐吗?”

他蹲下身,接过陶泥。指尖触碰到泥土的瞬间,一股暖流自心底涌起。他开始揉捏,塑形,雕刻纹路。完成后,他将木屐放在地上,轻轻踩上去。

咚、咚、咚。

声音清脆,穿透风雪。

远处,一列火车鸣笛驶来,车身上赫然写着:“足迹号?第二季”。

醒来时已是清晨。

窗外阳光明媚,昨夜的雨彻底停了。千夏坐在床边看书,见他睁眼,立刻递来一杯温水。

“做了什么梦?”她问。

铃木喝完水,望着天花板笑了笑:“梦见我们又要出发了。”

“那就出发吧。”她说,“这次,换我走在你前面引路。”

一周后,“足迹号”再次启程。

不同的是,这次车上多了一位新成员??心理研究所的藤井教授。她提出一项长期追踪计划:通过分析参与者行走姿态的变化,研究“身体语言对情绪修复的影响”。项目名称叫《步态与心灵共振关系实证研究》,简称“足心计划”。

首站选在一座工业城市的职业高中。这里的学生普遍焦虑,许多人因升学压力出现睡眠障碍或社交回避症状。铃木没有讲课,而是邀请全班五十人赤脚走上感应毯,记录他们原本的步伐模式。

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学生的步频紊乱,重心偏移,甚至有人走路时双肩紧缩如负重物。

“你们不是累,是不敢放松。”铃木说,“怕一松劲就会跌进深渊。”

他带领大家练习“呼吸步法”:吸气时迈左脚,呼气时落右脚,节奏完全交由呼吸主导。起初混乱不堪,有人撞在一起,有人干脆蹲下不走。但持续半小时后,奇迹发生了??整个班级的脚步竟逐渐趋于同步,形成一种近乎冥想的集体律动。

一名男生突然哭了:“我爸爸三年没抱过我了……可刚才那一分钟,我觉得他就在背后推着我走。”

课程结束时,全班自发组成“步行社团”,约定每天午休集体绕操场走二十圈,称其为“清空时间”。

离开学校那天,校长追出来塞给铃木一封信。里面夹着一张照片:教室墙上新挂起一幅学生手绘海报,标题是《如何优雅地活着》,副标题写着:“不一定跑得快,但一定要走得稳。”

铃木将照片收进手册,在背面写下一行字:

>救赎不止存在于黑暗深处。

>它也藏在每一个想要好好走路的普通人心里。

行程继续南下。途中经过一片废弃铁路,春奈提议拍摄纪录片特别篇《铁轨上的回声》。他们在锈迹斑斑的枕木间铺设临时感应带,邀请当地居民讲述过往记忆:有人回忆初恋时牵手走过的黄昏,有人说起父亲挑担送粮的沉重脚步,还有老人哽咽提及战乱年代逃难途中丢失的孩子……

每一句话,都被转化为独特节奏,在轨道上重现。

当最后一段故事播放完毕,整条铁路竟泛起淡蓝色光晕,宛如一条苏醒的脉络。

“原来土地也会记得。”美绪喃喃道。

“所以别轻易践踏任何一条路。”铃木望着远方,“它们都承载过别人的生死悲欢。”

入秋之际,“足迹号”返回微光学院进行年度检修。然而还没卸货,一封加急信件送达:西南边境那所聋盲融合教育中心传来消息,今年入学的新生中,有一名先天全盲且伴有严重触觉过敏的女孩,极度抗拒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包括走路训练。

家长几乎绝望,只求她能在校园内安全活动即可。

铃木看完信,默默换上徒步鞋。

“我去。”他说。

千夏拦不住,只好随行。

抵达当日,中心主任带他们参观女孩的生活区。房间四壁贴满软垫,地面铺着特制减震材料。女孩名叫梨奈,十岁,蜷缩在床上,双手紧紧抱住膝盖,对外界毫无反应。

“她连导杖都不肯碰。”主任低声说,“我们认为……可能永远无法独立行走。”

铃木没说话,只是静静观察房间结构。随后,他请求独自留下十分钟。

门关上后,他缓缓脱鞋,赤脚踏上地板。然后,开始以极慢的速度踱步,每一步间隔六秒,力度轻如落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