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 第460章 且看今朝拔剑谁是英雄一(第3页)

第460章 且看今朝拔剑谁是英雄一(第3页)

“另,传令潞州符存审。积极备战,谨防南线。若谢彦章出,则守;若其不动,则遣精骑出壶关,袭扰昭义,策应全局,牵制梁军。”

最后,他目光锐利的看向镜心魔,“镜心魔。动用你戏伶楼一切渠道,不惜代价,通传李存仁军:本王未弃我晋国袍泽,望诸位相机而动,奋勇杀敌。王旗北指,漠南相见!”

“奴婢领旨。”镜心魔深深躬身。

李存勖按剑而立,目光扫过群臣,聆听着满殿压抑的应诺声、甲胄的摩擦声、急促的呼吸声,如此诸等声音交织在一起,才可谓是我三晋之音。

“既如此,大战既开,且看今朝拔剑,谁是英雄。”

——————

阴山北麓。

在一条四方通衢,一向作为季节性商道的标志性山崖前,一如既往地立着一座略显陈旧的食肆。只是之前的牌匾,不过一个冬天不见,当下已歪歪扭扭的变成了一个唤作“古董羹店”的招牌在风中摇晃,透着一股格格不入的滑稽。

店内热气蒸腾,一股混合着药材、香料和让人食欲大开的香气弥漫开来。

旱魃庞大的身躯正蹲在灶台旁,小心翼翼地修补着一口裂了缝的大锅,叮当作响。侯卿则一丝不苟地擦拭着几张粗木桌椅,动作很仔细,半点缝隙都不放过,仿佛在擦拭名贵古董。

柜台后,阿姐正对着几块可怜巴巴的金锭、银锭和一小堆铜钱唉声叹气,小脸皱成了包子。

“降臣,看嘛,都怪你!”阿姐猛地抬头,气鼓鼓地瞪着倚在门框边的女子,“早点不说定了选址?害的额们三个一路风餐露宿,东寻西找,吃尽了苦头!还有这破店那老板,看阴山北面天天过兵,明明吓得要死,如果不是你提前给他说了要盘店,他怎么可能在跑路前还要敲诈额们一笔,要价恁高!要不是额弟有钱,这一趟岂不白跑?额滴钱钱啊……”她心疼地扒拉着那几块金银,仿佛它们下一刻就要长腿跑掉。

侯卿默默抬头看了一眼阿姐,又默默低头继续擦拭,仿佛那桌面有无穷的奥妙。旱魃挠了挠后脑勺,瓮声瓮气地说:“锅修好,就能开张赚钱了……”

降臣倚着门框,望着远处阴山起伏的轮廓和更南方隐约可见的烟尘,心不在焉。她手中把玩着两份辗转得来的檄文抄本,另一只手下意识地摩挲着镶嵌在鼓鞭手柄上的那颗看似平淡无奇的石头,对阿姐的抱怨置若罔闻。

“乱世将至,本想消息灵通的商人自然要跑,”她终于懒洋洋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磁性,“不过我怎能料到其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主?没办法,谁让这位子好呢……视野开阔,消息灵便,还适合看戏,点钱怎么了?”

阿姐气呼呼地跳下凳子,一把抢过降臣手里其中一份抄本,展开来,磕磕巴巴地大声念:“伪梁巨憝……萧贼者……李氏,讳……炸?是旱魃那个火药的炸吗?不管了……认贼作主……悖逆人伦……囚禁弟媳……噗!”

不过她只念到一半,就忍不住笑出声,把抄本抖得哗啦响,“写得好啰嗦。跟老学究吵架似的,一点不好玩。还‘人神共愤’?阿姐看是写的人自己气得跳脚吧?”她随手将檄文丢在旁边的桌子上。

侯卿停下擦拭,拈起那份被阿姐丢弃的檄文,修长的手指优雅地弹了弹纸张边缘,如同拂去微尘,慢条斯理地点评道:“文采尚可,气魄也不错。然字里行间戾气过重,少了份超然物外的飘逸,毫无气度格局可言。徒增笑柄。”

阿姐没理会侯卿的点评,注意力又被降臣另一只手里的檄文吸引。她凑过去,指着那份萧砚的《告天下臣民书》,好奇地问:“这又是啥?”

言语间,她已极聪明的搬来一个小板凳,踮着脚。

“孤…孤……李氏,讳炸。亦萧氏,讳……砚?啥意思?两个名字?咦,这不就是男娃娃嘛!”

她念得颠三倒四,跳过前面大段,“认贼作主……呸呸,不好听……终结百年乱世……这个好!……破门阀……立寒门……废节度……嗯?废了节度使,那谁来管兵?……均田亩……薄赋税……这个好!阿姐喜欢!……不良帅袁天罡者……祸乱之源……不对,这个名字,阿姐怎么有点熟悉?管他的,和男娃娃作对的,就不是什么好人,活了三百年!?那岂不是和老妖婆一样……咳咳…”

她及时打住,小心瞄了一眼降臣,复而又继续念叨,但重点全在“终结乱世”、“薄赋税”和骂袁天罡上,引得旱魃放下锤子,憨厚地咧嘴笑了笑,似乎对“吃饱饭不打仗”深表赞同,降臣则嫌弃地撇了撇嘴。

侯卿不等阿姐念完,径直拿过萧砚的檄文,仔细阅读,尤其是对最后那些振聋发聩的字句看得异常仔细,反复咀嚼,眼中震惊莫名,竟是毫不掩饰的展露出了一份崇拜,引得阿姐和旱魃惊诧侧目。

“此文……”半晌,侯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品鉴的意味,“确有几分意思。格局宏大,立意高远。虽行文杀伐之气重了些,然乱世重典,破而后立,正需此等气魄。尤其这‘敢叫日月换新天’……”他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一丝罕见的肯定,“豪气干云,不落俗套。实乃有品……”

他沉吟一二,反复回味了下这句话,又再度点头表达认可:“有品、确是有品!”

降臣对檄文内容似乎并不意外,她收回望向南方的目光,瞥了一眼侯卿手中的檄文,又低头摩挲着鼓鞭上的石头,竟是罕见的没有过度参与话题,只低低自语了一句:“风雨欲来……这店,怕也难得清净了。”

旱魃站起身,巨大的身影几乎堵住了通往厨房的门,他一边架锅起灶,一边瓮声瓮气地总结:“终结乱世好。让大家都吃饱饭,不打仗。萧砚……在汉中时,我就看出他是个好人。他说的,对。”

阿姐被侯卿推开,没能抢回檄文,气鼓鼓地叉腰:“阿姐不管!阿姐的店开张了,要赚钱、赚大钱!打打杀杀,耽误阿姐做生意。”

她眼珠一转,忽然想起什么,“那个什么奥姑小丫头,不是说她娘是漠北太后吗?让她来吃古董羹,多给钱!额要收金锭子!”

降臣看着阿姐跳脚的模样,又看看依旧沉浸在檄文“品味”中的侯卿,以及已经开始默默去熬“古董羹”的旱魃,摇了摇头,带着几分无奈地拍了拍手:“好了,开张开张,概不赊账。别处天翻地覆都只管他的,此方……且求一隅太平罢。”

她转身走进店里,身影消失在蒸腾的雾气之后。店外,阴山的寒风依旧呜咽。

——————

漠北,王庭西北近百里,松山东侧,耶律剌葛中军。

夜色下的草原,被无数堆篝火点亮。耶律剌葛的大军营盘连绵数里,人喧马嘶,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汗味和大战前夕特有的亢奋与不安。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耶律剌葛焦躁地踱着步,脸上交织着贪婪和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兴奋。

他麾下的各部头人、将领、渠帅围坐四周,神色各异,低声交谈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