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庚旭眼疾手快将她扶住。
“快叫军医!”
经过紧急救治,军医出来禀报:“殿下,贾将军伤势不重,但失血过多,需要静养。只是”
“只是什么?”
“这位将军似乎是女儿身。”
两日后,主力部队赶到平陶。
当英国公得知贾复的真实身份后,也不由得感叹:“巾帼不让须眉,真乃当世奇女子也。”
而此时,西线也传来好消息:并州援军突破阻截,正在向平陶靠拢。
平陶大捷的消息如同春风,一夜之间传遍了这座饱经战火的边城。
当赵庚旭在李锐和亲卫的陪同下走上街头时。
沿途的百姓纷纷跪拜,许多老人更是热泪盈眶。
“殿下千岁!”
“多谢殿下救命之恩!”
他们中的不少人,在狄兵围城时已经做好了与城池共存亡的准备。
赵庚旭忙令众人起身,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街角一处临时搭建的伤兵营吸引。
那里躺着数百名伤兵,有的缺了胳膊,有的断了腿,军医和城中自愿帮忙的妇人正在其间忙碌着。
他信步走去,一个正在给伤兵喂药的老妇人抬头看见他,激动得手中的药碗差点打翻:“殿殿下!”
伤兵们闻声纷纷想要起身行礼,赵庚旭连忙摆手:“诸位将士为我大颂负伤,该是我向诸位行礼才是。”
说着,他当真对着伤兵营深深一揖。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将士和百姓都愣住了,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有几个年轻的士兵激动得满脸通红,恨不得立即伤愈再上战场。
一个约莫七八岁、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从人群中钻出来,仰着头好奇地打量着赵庚旭。他手里还拿着半个黑乎乎的馍。
“您就是天幕里说的显宗陛下吗?”小男孩稚声问道,眼睛亮晶晶的。
“我爹说,是你让大家都有饭吃,有田种。你好厉害啊!”
赵庚旭闻言一怔,他蹲下身,与小男孩平视,温和地笑道:“让你吃饱饭、有田种,是朝廷该做的事。你爹呢?”
小男孩脸上的光彩瞬间黯淡下去,小嘴一瘪,眼泪大颗大颗地掉下来:“爹爹死了。狄人攻城的时候,爹去守城,就再也没回来”
他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抓住赵庚旭的衣袖,抽泣着问:“殿下,你那么厉害,能不能能不能打得狄人再也不敢来了?”
赵庚旭看着小男孩泪汪汪的眼睛,眼前仿佛浮现出无数个因战争而破碎的家庭,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
他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郑重地承诺:“好。”
一个字,重若千钧。
站在他身后的李锐,清晰地听见赵庚旭在说出这个字时,眼眶分明红了,声音也带着哽咽,默默地递上一方干净的帕子。
赵庚旭接过帕子,却没有自己用,而是轻轻替小男孩擦去脸上的泪水和污渍:“你叫什么名字?”
“狗娃”
“狗娃,”赵庚旭摸了摸他的头。
“等我们打赢了,到时候朝廷会在这边建书院和善堂。我会让你们读书识字,学本事,长大了保护更多的人,让你爹在天之灵为你骄傲。”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传令,”他站起身,声音传遍整条街道。
“今日起,开仓放粮,优先供应伤兵和孤寡。阵亡将士的家属,一律由官府供养子女至成年。阵亡者子女若愿从军或求学,皆由本王亲自安排!”
“殿下仁德!”百姓们再次跪倒一片,这次不少人是真的泣不成声。
在回驻地的路上,赵庚旭特意绕道查看了战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