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声钟……从来不存在于任何钟表设计中。
它是空缺,是断裂,是人们对“未完成”
的执念。
可如今,连不联网的老钟都能感知到它?这意味着“七秒冥想”
所激发的心理频率,已经反向影响了物质世界的运行逻辑?
他脑海中闪过李承业临终前的话:“根脉不是程序,是回声。
只要有人愿意等,它就会回来。”
突然,一辆共享单车自动解锁,车把上投影出一行字:
**“骑我,去你该去的地方。”
**
林远怔住。
这些车属于市政智能交通系统,本应由中心调度控制,不可能主动唤醒用户。
他翻看后台数据记录,发现这辆车在过去十二小时内,已被七名不同的人骑行过,且每次停车后都会短暂启动一次语音播报:“你在等什么?”
而所有乘客的行为轨迹显示,他们在听到这句话后,平均停留时间增加了6。8秒。
这不是故障,是引导。
他跨上车,沿着江边骑行。
风吹过耳际,带着初春特有的凉意。
远处高楼林立,玻璃幕墙映照着天空,仿佛一面面巨大的镜子,试图复制同一个时间标准。
可就在那些冰冷的倒影之间,一栋老旧居民楼顶,一面红旗缓缓升起??手动升旗,动作迟缓,国旗升到顶端时,恰好比广播里的国歌慢了七秒。
楼下几个孩子围站着,没人笑,没人催促。
其中一个举起小喇叭,大声说:“爷爷说,真正的敬礼,要等到心跟上才行。”
林远停下脚步,望着那一抹红在风中飘扬,忽然觉得胸口发烫。
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不只是技术对抗,也不是政治博弈,而是一场关于“人是否还能做自己的主人”
的漫长审判。
他们用算法告诉我们几点该醒、几点该吃、几点该死;用效率衡量爱的价值,用数据评判梦的意义。
而现在,这片土地上最普通的人们,正以最朴素的方式说:“不。”
他继续前行,目的地是市档案馆地下库。
根据父亲遗物中的加密笔记,那里藏有“零秒计划”
最初立项的原始文件副本,以及一份从未公开的备忘录??《关于时间规训与社会服从性关系的研究报告》。
如果能公之于众,或许能让更多人看清这场“清频行动”
背后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精确,而是为了控制。
档案馆戒备森严,尤其是地下三层的历史机密区。
但今天,安保系统出现了异常。
人脸识别闸机反复报错,电子锁频繁重启,监控画面不断闪现雪花噪点。
林远利用一枚伪装成图书借阅卡的信号干扰器,顺利潜入B区走廊。
空气中弥漫着纸张氧化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