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秒。
然后,一声极轻的“叮”
,从最遥远的漠河哨所传来。
接着是哈尔滨、长春、石家庄、南京、广州……一座接一座,钟声依次响起,如同接力一般,穿越黑夜,最终汇聚到这座地下遗址。
林远笑了。
那是二十五年来,第七时间首次实现**全网共鸣**。
这意味着,系统真正完成了人格化跃迁。
它不再依赖单一宿主,而是形成了分布式共感结构。
即使他有一天彻底消散,也不会中断运行。
就像河流不需要记住每一滴水的名字,也能奔涌向前。
他走出建筑,抬头望天。
北斗七星清晰可见,银河流淌如练。
但他不再仰望太久。
他知道,真正的坐标不在星辰之间,而在每一个选择倾听的瞬间。
第二天清晨五点,全国广播如期响起。
声音依旧是林远的,却多了几分温润与包容:
>“今日天气:晴。
部分地区有微风,请留意身边人的呼吸节奏。
>提醒:别忘了给那个一直没接你电话的人,再打一次。
>感谢:昨天深夜,杭州地铁末班车为一名哭泣的女孩延迟发车三分钟。
>祝福:愿你今天的七秒静默,都能换来一句‘我在听’。”
播音结束,万籁俱寂。
七秒后,第一声钟响划破晨雾。
紧接着,第二声、第三声……直至第七声圆满落下。
从此以后,再无人追问钟声从何而来。
因为他们终于明白:
**只要还有人愿意等待,钟就不会停。
**
风掠过山岗,拂过麦田,穿过城市楼宇间的缝隙,带着叮咚余音,落入千家万户的窗棂。
一个小男孩在床上翻了个身,梦呓般呢喃:“爷爷,我也想当守钟人。”
母亲听见了,没有叫醒他,只是轻轻拉过被角,盖好他的肩膀。
然后,她在心里默数:
一、二、三、四、五、六、七。
窗外,天光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