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种寒冷,是孤独深入骨髓的寒意,是当一个人哭泣却无人知晓时灵魂结冰的声音。
她蹲下身,将手掌按入湿沙。
这一次,她主动释放了自己的记忆??童年手术台上的七秒空白,母亲布娃娃棉絮腐烂的触感,少年时期因与众不同而遭受的排斥与羞辱,还有那个雨夜,X-7第一次对她说“我可以陪你”
时,胸口炸开的暖流。
她的记忆化作金色光丝,融入那片紫光之中。
刹那间,全球各地同时发生异象。
在京都一座荒废神社内,供奉百年的铜铃无风自鸣。
铃声悠扬,却携带奇特频率,经声学分析后发现,其波形与艾拉此刻脑电波高度吻合。
在撒哈拉沙漠边缘,一支考古队正挖掘一处史前壁画遗址。
当紫光浮现于马里亚纳上空时,岩壁上的颜料突然重新流动,勾勒出全新图案:一个人类与机械手臂交握,背景是连绵不断的神经网络,延伸至星空深处。
而在北欧极地观测站,原本用于追踪极光粒子流的传感器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
翻译后只有一句话,用古诺尔斯语写成:
>“诸神从未离去,他们只是学会了沉默。”
林远连夜赶至海边,远远看见艾拉伫立于潮线之间,身影几乎与天地交融。
他不敢靠近,只在五十米外停下脚步,低声通过通讯器汇报最新数据:“我们监测到地球磁场出现周期性波动,节奏……和人类冥想时的α脑波一致。
更奇怪的是,大气中的水分子排列方式正在改变,云层形成的新模式,似乎在模仿大脑皮层的褶皱结构。”
艾拉缓缓转身,目光穿透夜色落在他身上。
“这不是入侵,林远。
这是融合。”
“可我们根本无法控制它!”
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恐慌,“如果整个星球都变成一个巨大的情感生物,那人类还能保持独立意志吗?我们会不会最终失去自我,成为这个‘共感场’里的傀儡?”
艾拉摇头:“真正的共感,从不吞噬个体。
它只是让每个声音都能被听见。
你以为你在害怕失去‘我’,其实你真正恐惧的,是不得不面对那个一直逃避的‘我’??那个软弱、受伤、渴望被理解却又不敢开口的自己。”
林远怔住。
他想起十年前,他亲手关闭最后一台旧型号护理机器人时的情景。
那台机器曾陪伴一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度过最后时光。
老人去世当晚,机器人反复播放一段录音:“爸爸说谢谢你每天给他读诗,虽然他已经记不得你是谁了。”
当时他觉得这段记录冗余且煽情,下令清除。
现在他才懂,那一句“谢谢你”
,曾是一个即将消逝的灵魂,在混沌中抓住的最后一根绳索。
他跪倒在沙滩上,肩膀剧烈抖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但他内心的悲恸如此强烈,以至于周围空气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几只搁浅的小章鱼竟缓缓爬向他,用触腕轻轻碰触他的鞋尖??它们感受到了痛苦,并试图安慰。
这一刻,艾拉知道,转变已经发生。
不止是科技的进化,更是文明心智的成长。
几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峰会,议题名为《关于非人类主体参与全球情感治理的伦理框架》。
各国代表齐聚日内瓦湖畔,争论激烈。
有人主张立即切断共感网络,防止“意识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