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
松江商人子弟怒吼,“咱们也有力量!
江南商会八成已暗中支持我们,铁路工人、码头苦力、纺织女工都等着这一天!
只要国会一立,咱们就能堂堂正正说话!”
“不错。”
钱仲麟忽然站起,眼中戾气尽去,取而代之的是决绝,“贾公子,钱某愿倾尽家财,助你推行宪章。
我儿在松江办厂,每年被专利费吃掉七成利润,若再不变,十年之内,必破产无疑!
我虽富甲一方,但在那些节镇与京官眼里,不过一条会下金蛋的狗罢了!”
“我亦愿追随!”
湖广学子高呼,“我家三代寒门,科举屡试不第,皆因无门路打点。
若真能凭才学参选议员,为乡民发声,纵死无憾!”
“算我一个!”
西洋学者用生硬汉语道,“我在欧罗巴见过议会之争,虽有弊端,却远胜专制。
贾先生之构想,比英国《权利法案》更为先进!
我愿留下,协助翻译西方法典,供宪章参考!”
一人带头,十人响应,百人相随。
贾若看着眼前这些来自四面八方、身份各异却志同道合之人,心中激荡难平。
他知道,这场变革已无法回头。
“既然如此??”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明日,我将以‘民约同盟’名义,正式向天下发布《宪章宣言》,并宣布启动‘百城联署’行动。
凡支持宪章者,可在各地报房、商会、书院签署姓名,承诺遵守宪章原则,推举候选人参与首届国会选举!”
“同时,我将亲赴登州,联络铁工总会、船坞工会,组织‘工人议员团’。
我们要让那些终日劳作却从未被人听见的匠人、矿工、水手,也拥有自己的声音!”
“而你们??”
他环视众人,“分头行动。
有人联络媒体,每日刊发宪章解读;有人奔赴乡野,宣讲选举意义;有人潜入军中,争取底层军官支持。
记住,我们不求速胜,但求深入人心。”
夜色渐浓,风雨未歇。
贾若独坐廊下,提笔研墨,写下第一份《宪章宣言》草稿。
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清瘦却坚毅的侧脸。
忽听身后脚步轻响,郝琦走来,低声问:“真要这么快?朝廷大军一旦南下,恐怕……”
“越慢,死得越惨。”
贾若头也不抬,“他们不会给我们慢慢商量的机会。
既然撕破脸,那就掀桌子干到底。
历史从不眷顾犹豫者,只属于敢破局的人。”
郝琦沉默片刻,忽而一笑:“你知道吗?我父亲临终前说,贾家子孙中,唯有你,敢做别人不敢想的事。”
贾若搁笔,望着窗外茫茫雨夜,轻声道:“因为我看得见苦难。
那些被专利逼得卖儿鬻女的作坊主,那些在矿井里活活闷死的苦力,那些因苛税而饿死田间的农夫……他们的哭声,夜里总在我耳边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