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只是披上旧青衫,背起书箧,再度踏上北行之路。
“你要去哪儿?”
洪泽追上来问。
“回神都。”
贾英目光坚毅,“当年我舍王府而出,只为寻礼法。
如今礼法初立,却有人要以刀兵毁之。
那么这一次,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民心即天命’。”
沿途所见,触目惊心。
战火尚未蔓延,但谣言四起,百姓惶恐。
村庄设卡盘查,城门昼夜紧闭。
许多人家门前贴着“顺天安民”
四字,以示不敢妄议朝政。
但在某些角落,仍有微光闪烁。
某夜,贾英投宿山村破庙。
半夜醒来,发现几个孩童正围着篝火,低声诵读《民本三策》。
见他醒转,一个女孩怯生生地说:“先生,您就是贾夫子吗?我们老师说,您写的书能让穷人翻身,是真的吗?”
贾英蹲下身,轻声道:“只要你们相信,并愿意为之努力,就是真的。”
次日清晨,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护送他离开。
一位老汉递来一双草鞋:“穿着吧,走长路用得上。
我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我们知道,谁真心为我们说话,我们就跟谁走。”
就这样,一路北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护行队伍。
农民、工匠、小贩、退役老兵……他们扛着锄头、扁担、铁锤,组成一支奇特的“护卫军”
。
当这支队伍抵达神都郊外时,已有万余人相随。
城门口,禁军列阵以待,刀枪如林。
贾英独自上前,朗声道:“我乃贾英,奉《万民约法》之精神,归来述职。
若有罪,请明正典刑;若无罪,请开城门,容我面见天子。”
城楼上,皇帝负手而立,久久不语。
风卷旌旗,雪花飘落。
良久,一声钟响自宫中传出??昭德门缓缓开启。
贾英迈步前行,身后万人齐呼:“法在民心,道在天下!”
那一刻,天地肃穆,仿佛历史在此停顿。
而在皇宫深处,贾环站在廊下,看着儿子的身影一步步走入宫门,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知道,这个时代,真的变了。
而这一切,始于那个雨夜,一个少年背着书箧,走出王府侧门,走向未知的命运。
如今,那束光,已照亮山河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