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之后,人类首次接触真正意义上的外星文明。
那是一艘通体漆黑的飞船,无声滑入太阳系。它不回应任何信号,也不展示敌意,只是静静地悬停在月球背面。各国紧张备战,却见飞船表面忽然裂开,垂下一串贝壳风铃。
风铃轻响,旋律竟是《月光光》的前两句。
地球派出唯一使者??一名患有“静默症”的少女,名叫林小满,据说是林念安的第六代旁系后裔。她不会说话,也不依赖手语,但她能用画笔表达一切。
她独自登上外星飞船,七日后归来,手中多了一枚黑色贝壳。她将贝壳交给科学家,然后在纸上写下一句话:
“他们不是来找技术的。”
“他们想找回‘哭的权利’。”
原来,那个文明极度发达,寿命长达三千年,却早已失去情感波动。他们可以精确计算宇宙熵增,却无法理解“悲伤”的意义。他们在星际航行中发现了Echoia的声网残迹,循迹而来,只为寻找一种早已灭绝的能力??流泪。
人类决定分享“归音共鸣网”的部分权限,但附加一条不可更改的条款:
**“任何接入者,必须先经历一场真实的告别。”**
第一场仪式在月球基地举行。外星代表??一名身形修长、皮肤如墨玉般的生物??站在静语亭中,回忆起它五百年前行星毁灭时未能救下的伴侣。它没有眼泪,但身体开始发出低频震动,频率恰好是人类婴儿啼哭的两倍。
那一刻,地球上十万座风铃同时轻响。
科学家激动宣布:“他们正在‘学习悲伤’。”
而林小满只是静静坐在一旁,用蜡笔画下了一幅画:
漆黑的宇宙中,两颗星球隔着遥远距离,各自悬挂着一枚风铃。
一根看不见的丝线,将它们轻轻相连。
画纸右下角,她签上了名字,又添了一行小字:
>“声音走得很慢,
>所以宇宙才这么安静。
>但我们愿意等。”
某夜,她梦见一位穿白大褂的老奶奶牵着一个小女孩走在星空下。小女孩问:“我们为什么要收集声音?”
老人笑着说:“因为沉默太久的地方,会忘记自己也曾歌唱过。”
她回头看向镜头,眼神温柔而坚定:
“告诉他们,别怕开口。
即使没人听见,
你也改变了宇宙的重量。”
梦醒时,窗外风起。
贝壳风铃叮当作响,
一如百年前,
一如十万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