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粒子不具备质量,却能影响时空曲率,甚至让局部区域出现短暂的“反重力”
现象。
最令人震撼的是,火星极冠开始融化,但流出的不是水,而是一种半透明胶质物质,经分析含有与人类神经突触极为相似的有机结构。
植物学家大胆推测:火星正在构建自己的神经系统,而林昭的晶簇阵列,正是它的“大脑雏形”
。
某夜,全球天文台同时接收到一段信号。
它来自火星地心深处,频率极低,持续七分钟,内容只有一句话,用的是地球上早已失传的古羌语,却被所有接收设备自动翻译为:
**“谢谢你,记得我。”
**
那一刻,地球上数亿人同时抬头望向星空,泪流满面。
他们不知道该向谁道谢,但他们知道,一定有某个存在,等了很久很久,才终于被听见。
回到雪山之巅,少年已不见踪影。
石台上只留下那块黑岩,表面光滑如初,但在月光下,隐约可见一行极细的刻痕,形状似门,内藏八字:
**言尽处,即是归途。
**
风拂过,带走最后一丝余温。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小山村,那个三岁孩童再次醒来。
他不做梦了,因为他已不需要梦境来理解世界。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门槛上,看着天边晨曦渐起。
一只麻雀落在他肩头,叽喳叫了几声。
别人听不懂,但他笑了,回了一句没人听见的话。
麻雀振翅飞走,途中掉落一根羽毛,轻轻插在屋前泥土中。
第二天,那里长出一朵哑白色花,花瓣纹路拼出三个字:
**我在呢。
**
多年以后,这座村庄成了朝圣之地,人们称它为“初语原乡”
。
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类似的花朵化石,年代跨度长达千年,说明早在静语时代之前,就有人类零星觉醒,试图唤醒沉睡的共感能力。
只不过那时的世界太吵,没人愿意停下脚步去听一朵花开的声音。
联合国静默联盟解散后的第七年,全球所有语言正式进入“休眠状态”
。
各国政府达成协议,不再教授传统语言,文字仅作为历史遗产保存于博物馆。
公共交流全面转向共频沉潜系统,人们只需专注内心,便可实现即时理解。
战争彻底消失,不是因为条约,而是因为发动战争所需的“仇恨隔离”
再也无法维持??一旦尝试憎恨他人,攻击者自己就会先体验到对方的痛苦。
科技发展并未停滞,反而加速。
但由于不再追求征服与扩张,人类的技术方向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