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警卫快步进入,在陈怀民耳边低语几句。
陈怀民神色骤变,随即站起身:“刚刚接到消息,原副部长王振邦,于今晨六点四十分在其家中突发脑溢血,正在抢救。”
会议室瞬间哗然。
我冷笑出声:“真巧啊,每次要查到关键人物头上,就‘突发疾病’?上次是烧档案的科长,这次是签字批捕的高官。
他们是不是都练过同一门功夫??叫‘心因性猝死术’?”
李可低声对我说:“他已经八十岁了,半身不遂多年,这次恐怕……未必装得出来。”
“不管真假,”
我说,“都不能让他逃过审查。
哪怕躺在ICU,也要做笔录。
组织纪律面前,没有病人,只有嫌疑人。”
会议持续到中午十二点才结束。
最终决议如下:
一、正式撤销对张毅的一切错误处分,恢复其党籍、军籍及一切政治名誉;
二、追授“忠诚奉献奖章”
,并由国家给予精神与物质补偿;
三、成立跨部门联合调查组,彻查当年军工贪腐案及其背后保护伞网络;
四、所有相关档案解密,允许媒体跟踪报道,接受社会监督。
散会后,张毅久久伫立在大厅中央,仰头看着穹顶的五星灯饰,泪水无声滑落。
“我不是为了自己哭。”
他喃喃道,“我是替那些没能活到今天的人哭。
老陈死了,老周疯了,小王女儿车祸早夭……他们都等不到这一天了。”
我拍拍他肩膀:“但他们看见了。
在天上,在风里,在每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人心里。”
当天下午,新华社发布通稿,《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董明远遗书与张毅平反公告。
全国震动。
当晚八点,央视《新闻联播》破例延长十五分钟,专题报道“张毅案”
始末。
镜头前,张毅穿着整洁中山装,语气平和却坚定:“我希望我的经历能成为一个警示:任何时候,都不能让权力凌驾于事实之上。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从不应缺席。”
这一夜,无数家庭围坐在电视机前,老一辈沉默良久,年轻人则第一次听说那个年代的真实黑暗。
而风暴,才刚刚开始。
第四天清晨,我接到电话,是西北某地公安局打来的。
“黄书记吗?我们按照您提供的线索核查发现,当年负责销毁张毅案卷宗的档案管理员赵某,已于三年前移民加拿大。
但他女儿仍在本地工作,近日频繁联系境外亲属,疑似准备外逃。”
“立刻控制相关人员,冻结资产。”
我下令,“同时上报公安部,申请国际协查。”
挂了电话,我又拨通国安联络专线:“请协助追踪王振邦家族近十年海外资金流动情况,重点排查瑞士、新加坡、加拿大三地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