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路上,清扬低声问:“你不怕别人说你宽纵逆贼?”
“真正的正义,不是杀戮,而是救赎。”
朱标望着天际初升的星辰,“若连一个迷途知返的人都容不下,那我们和胡守贞又有何异?”
元宵节那晚,京城万民同庆。
秦淮河畔灯船如织,孩童嬉闹,鼓乐喧天。
朱标换了一身便服,带着清扬悄然出行。
他们在一处小摊前停下,买了两碗元宵。
老板娘认出他来,手一抖,差点打翻锅盖。
“您……您怎么来了?”
“尝尝你的手艺。”
朱标笑着接过碗。
女人眼圈一下子红了:“去年这时候,我男人还躺在炕上咳血,孩子饿得直哭。
是您发的药,救了我们一家。
我天天烧香拜您画像,可您……怎么能亲自来吃我的元宵?”
“因为我也饿了。”
他咬了一口,甜汤滚烫,顺着喉咙流下,暖到心底。
人群熙攘中,有个盲童拉着竹竿缓缓走过,口中哼着新编的童谣:
>“太子仁,万家灯,
>不烧香,不拜神,
>有病找太医,种地不纳粮。”
朱标驻足聆听,久久未语。
清扬靠在他肩上,轻声说:“你看,人心真的可以改变。”
“不是改变,”
他摇头,“是唤醒。
他们本就有善念,只是太久没人给它们光照。”
三月初,春雷始鸣。
朱标亲赴应天府郊外,主持春耕大典。
他挽起袖子,执犁耕田三亩,汗水浸透麻布衣衫。
围观百姓无不感动落泪。
礼毕,他又当场宣布:今后每年春耕,所有在京四品以上官员必须下田劳作一日,否则罚俸三月。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
有老臣怒斥“失尊体统”
,朱标只回一句:“五谷不分,焉知民生?”
与此同时,董桂花带来最新密报:琉球渔民捕获一艘可疑小船,船上藏有大量写满咒文的黄纸,以及一幅未完成的“紫衣帝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