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骤然失去平衡,猛地向右一歪!悬吊的左臂无法做出任何支撑动作,右腿初愈也使不上全力,眼看就要极其狼狈地一头摔进浑浊的泥浆里!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求生的本能让他猛地用相对有力的右脚狠狠蹬住后方一块稍硬的土坷垃,同时用没受伤的右手拼命在空中划拉了一下,险之又险地找回了重心,身体剧烈地摇晃了几下,最终踉跄着站稳。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擂动,几乎要撞破喉咙,额角瞬间渗出冰冷的冷汗,悬吊的左臂像个破败的钟摆徒劳地晃动着。
他惊魂未定地喘着粗气,胸腔剧烈起伏,对那位及时提醒他的技术员仓促地点了下头表示感谢,脸上难掩一丝后怕的苍白和险些失态的尴尬。
他强迫自己立刻将视线拉回平板屏幕,指尖因肾上腺素的作用而微微颤抖,指向那条刚刚发现的、无比危险的次生裂缝,声音带着强行压下的不稳,却依旧坚定:“这个点!支护方案必须立刻修正!基础锚杆的深度和倾角都要重新计算!”
几乎在同一瞬间,指挥棚下的沈佳宜和唐小棠飞快地交换了一个震惊又复杂的眼神。
她们刚才看得清清楚楚——就在林叙脚下泥土塌陷、身体失控失衡的那个瞬间,沈知时的身体如同被无形的弓弦猛地弹射,几乎是本能地向前冲了一步,手臂甚至已经下意识地抬起了几厘米,做出了一个明确欲要向前搀扶的动作!
那瞬间爆发的动作意图极其明显,快得超越了思考,充满了不容错辨的、想要冲过去牢牢扶住的急迫!
但,仅仅只是一步之后,沈知时向前冲的动作就硬生生顿住了,像是猛地撞上了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墙壁。
他看到了林叙自己于慌乱中奇迹般地稳住了身形,也看到了旁边技术员已然伸出、虽未触及的手臂。他抬起的右手在空中极其短暂地停滞了那零点几秒,随即以一种近乎僵硬的姿态迅速收回,重新重重地按在了冰冷的控制台边缘。
他脸上的肌肉线条似乎微不可察地绷紧了一瞬,下颚收紧,随即又用强大的意志力恢复了那副惯常的、沉静无波的表情,仿佛刚才那电光火石间的失态与冲动,从未真实地发生过。
唐小棠用胳膊肘狠狠捅了捅身边的沈佳宜,下巴朝指挥棚那边极其细微地抬了抬,压低了声音,气声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我的天!看见没?!沈老师刚才……那个动作!他是不是想冲出来扶我老师?就刚才!”
沈佳宜扶了扶快被雨水和雾气打湿的眼镜框,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目光在沈知时那瞬间恢复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的挺拔背影,和林叙略显狼狈却强自镇定、侧脸线条紧绷的侧影之间来回逡巡,同样用气声回应,声音都在发颤:“绝对是想!那一下冲出去的势头……还有抬手的动作……我的天,我从来没见沈老师这么……这么‘急’过!他平时连语速都是恒定的!”
她们的目光再次小心翼翼地投向那两人。
林叙正深深低着头,几乎要将自己埋进平板屏幕里,侧脸线条绷得死紧,耳根却红得几乎要滴出血来,不知是源于方才的后怕,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被窥见秘密的羞窘。
而沈知时站在指挥棚下,视线重新落回监控屏幕,偶尔通过通讯器冷静地指点一句,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丝毫异样,仿佛刚才那一刻的失控从未存在。
然而,一种无形的、紧绷而微妙的张力,却如同这潮湿空气中弥漫的土腥味和那若有似无、萦绕不散的茶香一样,无声无息地缠绕在两人身周,将周遭所有的嘈杂、忙碌和危机都暂时隔绝开来,形成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寂静而汹涌的力场。
现场的气氛凝重得如同灌了铅,每一次仪器屏幕上读数的细微跳动,都紧紧牵动着古庙存亡的脆弱神经,压迫着每个人的呼吸。
林叙的目光死死锁在平板屏幕上那条新发现的次生裂缝实时数据流上,大脑在疼痛、疲惫和巨大的压力下超负荷运转,计算着新的支护参数,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左臂悬吊处的钝痛在高度精神紧张下变得近乎麻木,右腿的酸软无力也暂时被忽略,只剩下指尖在冰冷光滑的屏幕上飞快点划带来的轻微触感,支撑着他全部的注意力。
沈知时不知何时已从指挥棚下走出,站到了他身侧稍后的位置,存在感强烈却又异常沉默,像一座沉默的山岳。
他的视线同样聚焦在手中的数据终端上,偶尔极其简短地指出一个力学计算的关键点或数据异常,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精准地激起林叙思维中新的涟漪,推动着计算向更深处进行。
无人机的低沉嗡鸣在他们头顶盘旋,如同忠诚而无畏的守护者,将空中的视角源源不断地输送下来。
“计算结果出来了。”林叙的声音因快速思考和脱水而更加沙哑。
“基础锚杆,”他紧盯着屏幕上最终生成的、颜色错综复杂的力学模型,语速极快却清晰,“原设计角度不足以抵抗新裂缝产生的巨大侧向剪力,必须加大倾角,至少增加15度,同时……”他指尖在屏幕上划过一道陡峭的虚拟轨迹,“深度至少要再加深两米,才能确保锚固端深入到绝对稳定的基岩层,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沈知时目光锐利地扫过模型上被林叙重点标记出的应力集中点和滑移趋势线,几乎在林叙话音落下的同时,他接口道,思维紧密衔接:“倾角增加方案可行,但现场施工空间极其受限,现有大型钻探设备的回转半径可能无法满足。深度加深两米,底部预定锚固区域的岩层强度必须重新校核,不能凭旧数据冒险。”
他的手指在另一台专业平板上快速操作,调出详细的地质勘探钻孔剖面图和数据,“‘鹰眼四号’,立刻对B-7钻孔点下方三米处预定锚固层进行微震波速扫描,复核岩芯抗压强度参数,数据优先传输。”
指令通过通讯器清晰冷静地传出。几秒后,新的数据流反馈到屏幕上。
林叙的目光飞速掠过新传回的、密密麻麻的岩层强度参数,眉心紧紧锁住,大脑在疼痛、疲惫和巨大的压力下燃烧般运转。
“强度足够,但现有备用钻机最大输出扭矩不足,强行按照这个角度和深度下钻,钻杆极有可能在复杂岩层中卡死,甚至断裂。”
他语速更快,带着一种基于丰富经验的专业判断和急迫,“需要立刻调‘大力神’号大扭矩钻机过来!现场只有它的动力能‘吃’进这个深度和角度!”
现场负责设备调度的技术员脸色骤然一变,声音发苦:“林工,‘大力神’现在被紧急调派在隔壁标段加固山体滑坡口!那是更紧急的险情!最快……最快也要四十分钟后才能勉强腾出来支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