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子!”姬又琴扑过去抱住他的腰,将脸贴在他胸膛上。
她回想起东林山院遇到他的场景,第一次见面王中玉便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时,姬又琴刚到东林山院不久,父亲托了东林山院的好友照拂她,她暂住在在那里。
因被侍卫丫鬟们跟得烦了,便找了个地方躲起来,恰巧碰见王中玉试图人讲理,讲理不成反被打的场面。
“欺压同门,违背院规第三百五十条,还请速速与我回去领罚。”
“滚,你以为你是谁,一个凭关系进书院的凭什么管我!?”
“污言诽谤,有违君子德行,犯院规第五十八条。”
“闭嘴!信不信我打你!”
“肆意斗殴,犯院规第三条。”
姬又琴当时见了觉得好笑极了,因为他被人打,纯粹是因为他说的东西实在“教条分明”,以至于别人都听得不耐烦了,想让他闭嘴。
姬又琴当时想,独孤前辈是以嘴骂胜,他是以嘴烦胜,有机会真想让独孤前辈看看,或许这人还能继承他的衣钵。
正当她以为他不懂变通时,她的侍卫丫鬟急匆匆找来了找来了,“敢问公子可有见到一年穿着百凤穿蝶褶裙的女子?”
他们以为姬又琴是不小心迷路了,毕竟她在东林山人生地不熟的,丝毫不知姬又琴正躲着他们呢。
王中玉将手里学子提起来,交给身后的同窗,随意给那几个侍卫指了个方向,“她往那个方向走了。”
“多谢。”几人顺着他说的方向找过去,没一会儿就走远了。
“他们走了,你可以出来了。”王中玉目光直指姬又琴所藏的那棵树,姬又琴手搭在树干上,问道:“你怎么发现我的?”
隐匿符还贴在她身上,按道理他看不到她才是。
王中玉走过去,掉落在树下的金钗捡起来,“这簪子是不是你的?”
“呀,原来是金钗掉了啊!”姬又琴摸了摸自己有些散乱的头发,发现果然少了一个钗子。
她走出树后,见他就这么托着金钗往另一头递,忍不住在心里笑道真是个呆子!
几缕发丝如丝帛拂面而过,王中玉怔在那里。
“多谢公子解围。”
姬又琴揭掉身上的隐匿符,往前两步从他手里接过金钗,将它随手别在头发间,便瞧见他呆呆地在那里,望着头顶出神。
姬又琴疑惑地抬头看一眼,上面有什么好看的?难道是她头发太乱了?
一枝花垂落在她头顶上,馥郁芬芳。
这花是挺好看的,姬又琴眨眨眼,将目光重新落在他身上。
流风闯入林间,吹落花瓣无数,就连这粉白的花瓣也偏爱于他,纷纷扬扬落在他身上,挂在他发上随风摇曳,亲吻他的衣领眷恋不去。
这玉冠白袍的青年也当真称得上是一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端方如玉的公子了。
一个看起来风流潇洒玉树临风的呆子……还挺可爱的。
哎呀,他还脸红了,看起来就更有意思了。
转过身做什么呢?
姬又琴忍不住盯着他瞧了又瞧,觉得满是稀罕。
“不,不客气。”王中玉猛地转过身,“在下还要要事在身,这便告辞了。”
猝不及防间就见到一个美丽的姑娘如同仙子一般出现在他眼前,用那纤纤玉手从他掌心中将金钗取走了……他的心或许也在这是被她一同取走了。
那发丝像流云拂过他面颊,鼻端隐隐约约有清甜的花香萦绕,饶是圣人也要因她而心生摇曳。
姬又琴回去后特意叫人查了他的身份,仿佛找到什么乐子一般,频繁出现在他面前,二人便因此相熟起来。
王中玉从东林山院出师后,她以东林山院呆久了闷得慌为由,特意跟来长春城,说是散心,主要是看看他的家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