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陌再也没有出现在世人眼前。
有人说他在深山修行,有人说他转世为人,还有人说他已成为天地间的某种意志,无形无相,却无处不在。
唯有杀罪知道真相。
她在小婉墓前放下一束桃花,转身欲走,忽觉肩头一暖。
她没有回头。
只是轻声道:“辛苦了。”
风拂过耳畔,似有低语响起:
“该你休息了。”
她笑了,眼中泪光闪动。
“好。”
她解下腰间锈刀,插进土中,转身离去,背影萧索而坚定。
多年后,一名小女孩在桃林玩耍,偶然挖出一只陶罐,里面装满了桃树种子,还有一张纸条:
**“种下去,春天就会再来。”**
她不懂什么意思,但还是把种子全种了下去。
第二年春天,桃林面积扩大一倍。
第三年,讲理堂扩建,新增“记忆课”,教孩子们写下亲人的故事。
第五年,第一位自称“曾死于战乱”的孩童入学,讲述一段无人知晓的历史,经考证竟与百年前某场湮灭的村庄完全吻合。
第十一年,北斗第七星彻底消失于星图,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模糊光晕,常年笼罩南疆上空,当地人称之为“心火云”。
第一百年,心火祠成为圣地,但真正的信徒不多。
因为他们知道,信仰不该寄托于香火,而在于每一次选择是否讲理、是否挺直脊梁、是否愿意为陌生人点一盏灯。
某日清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来到忆言阁,递交一片竹简。
守阁人接过一看,上面写着:
**“我母亲常说,她有个儿子,很乖,爱看书,不喜欢打架。”**
**“但我查遍族谱,从未有过这个哥哥。”**
**“可昨晚,我梦见他了。”**
**“他笑着对我说:‘别哭,我只是晚到了一百年。’”**
守阁人怔住,抬头欲问,老人已转身离去,背影融入晨光。
他低头再看竹简,发现背面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
**“谢谢你,还记得我。”**
风吹阁门,吱呀作响。
远处,桃林绵延百里,花开不败。
春,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