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谎,都带着想变好的渴望。”她轻声道,“而我想听见的,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人,而是愿意诚实的人。”
那一刻,昭穗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而当晚的“回声祭”记录中,多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音频:一个男人哽咽的声音,反复说着同一句话:
“对不起……但我现在,真的在说了。”
时光流转,又逢秋分。
朝廷正式颁布《新语志》修订版,首次将手语、图画语、情绪波频等非传统表达形式列为“法定言语”,并设立“无言权利日”,全国放假一日,鼓励民众尝试全天禁语,仅通过非口语方式交流。
这一天,城市变得异常安静,却又无比热闹。
公交站前,乘客用手势比划目的地,司机点头回应;
学校课堂上,学生用彩色磁片拼出心情矩阵;
医院诊室里,病人通过触摸屏绘制疼痛地图;
甚至连朝堂议事,也开始采用“意念投影”辅助表决,大臣们闭目凝神,脑波化作光点投射于殿中,直观显示支持与否。
一位记者感慨写道:“我们曾恐惧沉默,如今却学会了在寂静中听见彼此。”
而在这片新生的宁静中,小葵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创作。
她耗时三年,完成一幅千米长卷??《万声图》。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部可视化的史诗。画面从远古岩画开始,历经竹简、帛书、活字印刷、电报信号、数字流,最终延伸至未来的全息语境。每一寸都记录着人类如何一步步挣脱束缚,寻找表达的权利。
最震撼的是卷末部分:无数微小面孔并列排开,全是曾登上“心镜台”的普通人。他们的嘴唇微张,眼神坚定,背景标注着各自的“赤心度”与话语内容。当阳光照射其上,整幅画卷竟发出轻微共鸣,仿佛千万人在同时低语。
此画展出当日,百万人排队参观。有人站在自己或亲人的画像前痛哭失声,有人说着说着就跪了下来,只因终于意识到:“原来我的声音,也曾照亮过别人。”
就在展览第三日,天空再次降下彩雨。
但这次,不是光芒,而是无数细小的种子,随风飘散,落入田野、山林、沙漠、河岸。
来年春天,人们发现,whereverthoseseedsfell,wildchrysanthemumsbloomed??花瓣中心天然浮现三个字:
**我在说**
传说,这是天地对真诚最后的加冕。
而小葵,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将她的轮椅停在院中那朵化石野葵旁,轻轻摘下耳畔常年佩戴的玉铃,放入一个小女孩手中。
“它听过太多黑暗。”她说,“现在,该听听光明了。”
女孩握住玉铃,咧嘴一笑,随即高高举起,用力一摇??
叮。
一声清越,穿云裂石。
远处群山回响,近处百花齐放。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回应:
我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