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无限恐怖,但是没有主神空间 > 第二百二十章 你是否拥有勇气(第2页)

第二百二十章 你是否拥有勇气(第2页)

>是预警。

>

>‘净语计划’从未停止,只是换了形态。现在他们不再压制声音,而是制造虚假共鸣。

>

>全国三百所中学已试点‘情感调谐课’,学生每日必须跟读标准化悲伤与快乐音频,脑波匹配度低于85%者列入观察名单。

>

>他们在训练新一代的‘静默者’??不是不能说,而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说什么。

>

>LW-7不是终点,是种子。

>

>小心身边的安静人。”

信纸背面印着一组二维码。扫描后跳转至一段加密视频:画面中,一群孩子整齐端坐,戴着骨传导耳机,嘴唇不动,眼睛却随着节奏闪烁泪光。课程标题赫然是:《如何正确地难过》。

晓梦感到一阵窒息。

她立刻联系了几位曾参与“反向倾诉”运动的知识分子,却发现三人中有两人已出国,剩下那位回复仅有一句:“别再挖了,他们现在连梦境都能监测。”

但她不能停。

三天后,她悄悄启程前往南方某教育改革示范区。伪装成心理评估员混入一所试点学校。课堂上,她亲眼目睹整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时刻闭眼、吸气、流泪,动作精准如机械联动。老师播放一段预录音频:“请感受失去宠物的痛苦。”孩子们立刻抽泣起来,有人甚至跪倒在地。

午休时,她注意到一个小女孩躲在厕所隔间,用手捂住耳朵,肩膀剧烈抖动。她轻轻敲门,女孩抬起头,眼角还挂着泪,却压低声音说:“我不想哭……可脑袋里有个声音说必须哭,不然就会被打上‘情感障碍’标签。”

晓梦蹲下身,握住她的手:“你叫什么名字?”

“小雨。”女孩哽咽,“昨天我爸爸摔坏了手机,里面存着他录给妈妈的最后一段话。老师说那是‘非标准情绪表达载体’,要交上去做净化处理……可那是他唯一留下的声音啊。”

晓梦眼眶发热。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型录音笔,塞进女孩掌心:“下次你想说话的时候,就对着它说。不用管有没有人听,只要你说出来,世界就会记住一点。”

返程火车上,她反复回放女孩的话。忽然发现,每当录音播放到“那是他唯一留下的声音啊”这一句时,背包里的风罐便会轻微震动,频率恰好与“三短两长一停三短”吻合。

她猛然醒悟:真正的抵抗从来不在宏大宣言里,而在每一个拒绝被定义的真实瞬间。那些被系统判定为“偏差”的哭泣、愤怒、犹豫、沉默,才是人类尚未被驯服的部分。

回到小镇一周后,她做出决定。

她在馆门口挂出新牌子:“开放协作录音时段:每日黄昏,欢迎带来你的未完成之声。”

起初无人响应。直到某个傍晚,一位老木匠推门而入,放下一把破旧口琴。“这是我儿子留下的。”他说,“他在工地事故中死了,公司说他是自杀,可我知道他那天本来要给我吹一首新曲子……我一直不敢听这口琴里的录音。”

他颤抖着手按下播放键。

一段断续的旋律流淌而出,中间夹杂着笑声和一句模糊的话:“爸,这次我真的写好了。”

风罐轰然作响,整间屋子的纸条哗啦飞舞。

第二天,来了个年轻护士,带来一盘医院监控音频。画外音是她值夜班时录下的:“ICU3床病人临终前说了七遍‘我想回家’,可家属签了‘禁止情绪干扰协议’,我们只能当作无效语句删除。”

第三天,是个高中生,拿着手机播放班级群语音:“班长转发心理老师通知:‘本周正能量日记主题??感恩贫穷带来的磨砺’。可我妈刚因为交不起药费跳楼了……我该怎么感恩?”

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声音而来。他们不再只是倾诉,而是主动分享那些曾被视作“危险”或“不合时宜”的真实。晓梦依旧不录、不评、不劝,只是让风罐承接每一股奔涌的情感洪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