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重生之我要拿下肖赛冠军 > 第156章 同龄人的交谈(第2页)

第156章 同龄人的交谈(第2页)

>警惕那些以‘净化’为名,行‘静音’之实的人。

>真正的黑暗,不是没有声音,

>是让人以为自己听见了一切。”

她浑身发冷。随即拨通联合国联络官的电话:“请立刻封锁京都那个录音棚,不要破坏任何设备??那里可能藏着‘反听者’组织的据点。”

调查很快展开。技术人员在录音棚地下发现了秘密实验室,里面布满高频定向声波发射装置,能够精准干扰人脑θ波,使人产生幻觉或情绪崩溃。更可怕的是,这些设备的设计图竟源自江临舟早年发表的论文??被人篡改后用于控制而非治愈。

“有人利用他的研究成果,制造‘沉默武器’。”科学家悲痛地说。

小女孩握紧竹哨,眼中燃起怒火。她意识到,108位听者的觉醒只是第一道防线。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她决定行动。

她联合全球剩余的听者,发起“回声行动”:每个人每天在同一时间静坐十分钟,用心传递一段纯净的情感??可以是思念、宽恕、希望或哀悼。这些情绪将以声波形式通过共振网络扩散,抵消恶意信号的影响。首日参与人数便突破百万,第二周达到千万级别。社交媒体上掀起#听见我#话题热潮,人们分享自己最难忘的声音记忆:祖母摇扇的节奏、初恋告白时的心跳、宠物临终前的最后一声呜咽……

奇迹发生了。京都失踪男孩在第七天自行走出录音棚,神情恍惚却安然无恙。他说,是某天夜里,他忽然“听”到母亲多年前哼唱的童谣,穿越时空般在他脑海中响起。“那一刻,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他流泪说道,“我就回来了。”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开始出现“自发性倾听者”。他们从未接触过深聆计划,却突然能感知他人情绪波动,甚至预判自然灾害来临前的地声异常。医学界称之为“听觉神经突变现象”,但小女孩知道,这是江临舟留下的遗产在自我复制??只要有人真心倾听,共鸣就会蔓延。

一年后,第一届“世界倾听日”在怒江畔举行。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高黎贡山小学,共同签署《听者宪章》,承诺保护声环境、尊重情感表达权、禁止声音武器研发。仪式上,小女孩作为主讲人登上临时搭建的木质讲台。她没有演讲稿,只是举起竹哨,轻轻吹响。

只有一个音符。

但所有人??无论近远,无论肤色语言??都在同一刻感受到了一种深切的平静,仿佛灵魂被温柔擦拭。

仪式结束后,她在日记本上写下:

>今天,我们不是庆祝胜利,

>而是承认责任。

>倾听不是天赋,是选择。

>每一次放下偏见去听别人说话,

>每一次在喧嚣中寻找沉默的意义,

>都是在重建这个世界。

>江临舟没有回来,

>但他活在每一次真诚的聆听中。

>我们不必成为英雄,

>只需做一个愿意听的人。

>这就够了。

夜幕降临,繁星满天。她独自走到江边,将竹哨浸入水中。水流温柔包裹它,仿佛在清洗一段漫长的旅程。她知道,这支哨子或许不会再发出声音,但它曾承载的千言万语,早已汇入人类集体意识的河流。

她抬头望月,轻声说:“我还在听。”

江面微澜,倒影轻轻晃动,仿佛有谁在彼岸回应:

“我也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