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贝勒不问,四福晋也松了一口气,她也不知道若是四贝勒追根问底的话,她该怎么回答了,毕竟按照四福晋的家世,她实在想不出来接触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和时机。
索性四贝勒自己也心虚,之前对四福晋关心不够,但这也不能怪他不是,毕竟四福晋嫁进宫里来的时候,也太小了。
说夫妻吧,没有夫妻生活哪里算的上亲近,不过是名为夫妻的两个陌生人硬凑到一起过日子罢了,等四福晋来了红。
可之前缺失的夫妻生活,已经被李氏和宋氏填补,就算是有夫妻之实,也没多少夫妻情分了,这男人一般对自己第一个女子有不一般的感情。
就算是李氏后来因着性情或者容貌后来居上,也是因为宋氏头胎的小格格夭折,宋氏颇受打击,有些萎靡不振。
这才让她趁虚而入,这不便生了乐安,也是四福晋运气不错,前面小妾们均都生产,且没有生出个小阿哥来,要不然这嫡长子的名分还真不一定是四福晋的了。
这不李氏也是个争气的,四福晋这胎还没生下来呢,她就立马紧跟着怀上了一胎,四福晋后来回想起来。
大概四福晋不光是因为给德妃娘娘去请安被敲打了一顿,还因为之前四福晋也发现了李格格隐瞒的这一胎,压力过大,再加上德妃娘娘的训斥和四贝勒若有似无的不耐烦导致心志郁结而生了场大病。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用,四福晋又是沉浸在计算中,总算是将所有账册都看完了,这铺子的账册肯定是有些问题的。
倒是庄子上的出入不大,毕竟大部分陪嫁的庄子都是种的粮食,而四福晋是有自己的粮食铺子的。
所以关于庄子上的收获也都是一并记了账册,直接送到粮食铺子的,再卖出去记的账册便零零散散的,且每年的粮食价格也不一样,还有累计卖不出去的陈粮,需要计算的量就大了。
而庄子那边每年开春需要的种子和工具,也都是由粮食铺子送去粮种,然后记账,基本上庄子上面的账册还算透明。
除非庄头偷偷的没下一些收获,转卖出去,不过每年因着降水或者干旱,还有肥料的问题,多多少少有些出入。
至于铺子里的收支,有些出入不大的,四福晋也不去追究了,若是出入大的,这铺子的管事肯定是要换掉的。
这次查账,大体了解了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四福晋是不了解其他人的铺子如何,但她的铺子起码不能赔钱,要不然还开什么铺子呀,做慈善吗?
现阶段四福晋不打算去追究个人责任,也只先换个地方掌柜的,之后再看看情况,若是还老实,没弄出太大的出入,也能有盈余,四福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若是还亏损,那她只能关业大吉,总不能让她赔钱,还要养着这么一些没能力的人,那到时候可不要怪她不讲情面了。
四贝勒看四福晋将账册合上放到一边,问道,“福晋,你这就忙完了?”
四福晋点点头,四贝勒哦了一声,心里暗道:倒是很快,看来四福晋这计算能力确实高超,超乎我的预期了。
四贝勒手里也有资产,之前在宫里,虽说孝懿皇后给的嬷嬷能够出宫,将收入带进来送到四贝勒的手里,好让四贝勒周转。
毕竟四贝勒成家后便是要自己独立走礼了,德妃娘娘的孩子也多,不光要替九公主周转还有一个十四阿哥,也长大了,也不能用自己写的东西做礼品送了。
再加上一个四贝勒,德妃娘娘手里也没有余粮了,能够给四贝勒的帮助不多了,德妃娘娘也是在四贝勒成亲的时候给了两个出产的庄子。
也是说明白了,日后可能要给他弟弟妹妹攒一些银子置办家业,何况德妃娘娘也得在宫里走礼,成亲后,这些走礼便不会再给四贝勒准备了。
德妃娘娘还要顾着给九公主这边需要攒嫁妆,毕竟没几年便要出嫁了,之后还有一个十四阿哥要顾着。
毕竟十四阿哥那边也只有德妃娘娘多给置办一些私产,乌雅氏一族那边的帮衬只怕也不会多。
四贝勒这边,当然不光德妃娘娘给了产业,乌雅氏一族也有补贴四贝勒,毕竟是出身乌雅氏一族的皇子,马上就能看着入朝,看着马上就能顶用当靠山了。
乌雅氏一族又不是那种不着调的家族。族里出了位娘娘,自然供着宫里的德妃娘娘的花用,而且四贝勒已经成婚,自然也不会放弃,巴结四贝勒的机会。
除了这些,四贝勒手里还有别的产业,是孝懿皇后给的一份,再加上皇上也给了二十万两的安家银子。
四贝勒其实是不缺银子用的,相对于其他皇子来说,手头还算富余,大阿哥和三阿哥都是开始向国库借银子了。